力推创业新模式 江阴积极促进民资“牵手”海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力推创业新模式 江阴积极促进民资“牵手”海归
2010年06月22日 11:01 来源:江阴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21日),在江阴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定山养猪专业合作社,随着江苏凯路威电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一头头种猪的耳朵上打上智能耳标,每头仔猪便有了各自的电子身份,饲养员只要拿着一个手持射频读写器对着每头猪遥感一下,就能跟踪记录仔猪成长中的重要信息。据了解,智能耳标里藏着一个具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在一个盘子大小的硅片上,江苏凯路威电子公司能生产出5万片这样的芯片,不仅成本低,而且数据可保持70年。该项目的核心人物——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彭泽忠博士,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江阴推出的民营企业家出资,海外人才、技术入股的创业新模式。

  2008年6月,华宏集团注资3000万元,与彭泽忠共同创办江苏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这一合作让高新技术产业“嫁接”实力雄厚的传统产业,并快速形成产业化,该公司在无锡国家级传感网示范区内扮演了先行军的角色,让江阴站在了物联网经济的制高点上。二者的牵手,树立了“海归团队与中国民企结合”的典范。“民营企业有资金但缺技术,海归创业人员有技术但缺资金,二者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高新技术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米建华一直跟踪着高端人才创业发展,在谈起民营企业与海归创业人员合作时,他用“一拍即合”四字来形容。

  江阴加快构建“人才特区”, 2006年启动“530”计划,即用5年引进30名海外领军型人才。到2009年底,江阴共引进“530”项目创业团队成员500余人。其中,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技术的海外领军人才有130余人。引得进,还要留得住。为了降低高科技人才创业风险、提高孵化项目成功率,江阴市出台了个性化扶持政策,鼓励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扩能改造;引导新兴产业人才、技术与产业资本联姻,全力推进本土企业与“530”项目的合作;支持引进服务外包项目,奖励额度最高达200万元。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530”企业的发展,江阴还聘请了15位“530”企业创业导师,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董事长,知名律师、银行界人士,以及市环保局、工商局、国税局等部门的专业人士,他们将为“530”嫁接传统产业、迅速产业化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与本地民营资本优势结合,使海外人才创业步伐变得更为轻松。同时,为本地民营企业产业转型、产品升级找到了出路。目前,江阴已经有10余名携带项目的海归创业人才与本土骨干企业进行合作尝试,建立起了“技术+资金”的合作创业模式。

  政府搭台之下,江阴传统企业纷纷携多年积累的资本“放胆”尝新。一场传统企业与高科技企业“联姻”、调结构谋划新兴产业的大幕在江阴逐渐拉开:以生产普通塑料喷头为主的圣马科技,牵手塞姆有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机化学新材料,设备年内组装到位。项目尚未投产,索尼、三星等一批全球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已经闻风而动,要求建立合作关系;海澜集团与中科英特雅光合作,将带有纳米光催化技术的“不用清洗的衬衫”全面推向市场,售价平均提高300多元;万事兴公司则加快进军节能环保领域,与海外技术团队合作研制纳米合金,在新型电镀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江天高新与尚德太阳能共同开发太阳能行业污水零排放技术,2009年年底实现大规模生产……民资“牵手”海归,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据统计,目前江阴87个“530”项目中,仍有34个“530”团队期望与本土民营资本对接,97家江阴民营企业正在积极寻找“530”项目,冀望通过资金、股权等多种模式的合作借船出海。(杨婧)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