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外资、国有和民营三方鏖战润滑油市场

2010年12月17日 08:0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并非所有的油品市场都由石化双雄掌握。在润滑油行业,外资、国有和民营品牌三方鏖战正酣。

  作为外资品牌的领头羊,壳牌试图继续保持在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就在两天前,壳牌全球产量最大的润滑脂生产厂在广东珠海奠基,其目的就是为壳牌在中国迅速增长的润滑油业务提供支持。12月16日,壳牌润滑油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经理沈坚表示:“壳牌会继续加大投入。”

  “国有和民营品牌也在向高端市场突破。”佳润车用油销售公司总经理余峰说,“这个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壳牌征战

  对于壳牌润滑油业务而言,市场容量达到近700万吨、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中国已变成了它的重中之重。

  克莱恩公司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壳牌已连续四年成为排名第一的全球润滑油供应商。目前壳牌在中国市场上排名第三,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昆仑和长城则排名前两位。

  四年前对统一公司75%股份的收购,是帮助壳牌在中国市场获得优势的重要一步棋。但同外界设想的不同,在获得控股地位后,壳牌并未急着对统一进行整合。“统一有自己的核心客户群体与渠道优势。壳牌让独立的两个品牌和团队各自运作,结果各自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没有冲突局面出现。”沈坚说。

  三方鏖战

  没有一家机构能统计出中国市场上到底存在多少个润滑油品牌。但按照企业性质来划分,这个行业可以分为三大阵营。

  壳牌和美孚是外资阵营的代表,其他拥有一席之地的品牌还包括嘉实多、道达尔和BP等。

  余峰认为:“目前壳牌和美孚在中国高端润滑油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地位,还很难被撼动。”

  但石化双雄凭借庞大的成品油销售网络,在润滑油市场取得了竞争优势。余峰表示,两大石油公司的最大优势是拥有价格低廉的Ⅰ类基础油,使其低端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同时,两大石油公司还把持着基础油供应,而民营润滑油公司则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但民营企业并非没有机会。“在大品牌力量薄弱的区域,民营企业的精耕细作有助于将其变为自己的核心市场。如果在未来几年内能不断加强这种竞争优势,民营企业将会在局部市场中赢得主动权。”余峰说。骆毅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