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俄原油管道“旺”了黑龙江漠河县兴安镇

2011年02月21日 10:06 来源:黑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建成的二十五站村全貌 摄 王文莲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大年刚过,踏着厚厚的积雪,记者来到位于我国最北部、大兴安岭深处的漠河县兴安镇采访。

  记者走在兴安镇街头,只见一条白色水泥路面穿镇而过,一排排新建的标准民居拔地而起,街道上是穿梭不息的车辆和人群,临街商铺生意兴隆。

  “现在我们农民不仅收入提高了,而且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自来水,晚上也能看电视了,街上的路灯照得我们心里亮堂堂的。”漠河县兴安镇二十五站村农民冯永春老人说出了兴安镇人民的心声。

  兴安镇地处黑龙江畔,三面环山。兴安镇镇长郑建林告诉记者,几年前的兴安镇,还只是大兴安岭深处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小镇,由于气候环境原因,每年收成很少,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全镇只有一两家饭店,没有旅店。由于无长电,农民家里很少有电器。近几年,随着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这里发生了巨变。

  “中俄原油管道最先从兴安镇进入国内,我们牢牢把握住这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多方面多渠道鼓励、支持农民进行商业经营。”兴安镇镇长郑建林在任四年,参与并见证了中俄原油管道建设为兴安镇发展带来的巨变。郑建林告诉记者,现在农民购买拉运砂石车和小客货车从8家增加到48家,小商店从5家增加到11家,很多农民已经走上了经商致富的新路。兴安镇2010年经济总收入达到125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81元。

  采访中,二十五站村农民代均宝对记者说:“以前农民靠种地收入少,想干啥都干不起来,现在很多农民靠给中石油打工、做买卖挣到了钱,生活有了保障,种地也敢种出新花样,而且价格高还不愁销路,这叫副业带动主业。”

  中俄石油管道建设,已经让兴安镇闻名世界,漠河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石油边贸旅游小镇”的建设思路,力争把兴安镇打造成为大兴安岭新的旅游名片。目前,兴安镇已经接通国电,结束了60余年无长电历史。镇里还改扩建了卫生院,新建510平方米的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二十五站村整村改造已经基本完成,122户农民即将住上砖瓦房和二层楼房。

  记者体会到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给兴安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拉动,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本报记者 刘大泳)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