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烟花爆竹污染环境 环保型烟花何以环保?

2011年02月22日 10:58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遇到喜庆之事,都要燃放鞭炮,以示喜庆吉利。特别是新年的元旦、农历的除夕、正月十五等,带有普天同庆的味道。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生动地描绘了新年贴对联、放鞭炮的热闹情景。可是,您了解鞭炮的成分吗?鞭炮是怎么爆炸的,爆炸后产生的威力有多大?小小的鞭炮对我们的环境都有哪些危害?相关专家给我们释惑。

  烟花爆竹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是喜庆的、隆重的。但你知道吗,小小的烟花爆竹却危害巨大。

  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数字显示,2月2日(除夕)零点到2月3日(大年初一)上午8点,是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期,在这一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

  事实上,烟花爆竹的危害远远不止于血与火,它还是污染环境的无形杀手。

  污染空气硫磺味让人吃不消

  “到处都是放鞭炮的,气味熏得人难受。”大年初一早上一出家门,家住沈阳市和平区的刘女士就闻到空气中到处都是浓浓的硫磺味,她感觉喉咙发涩,而且有些呛人。在去父母家的路上她不停地咳嗽,“放鞭炮能增加节日气氛,可是也造成了空气污染,特别是除夕夜,到处都是刺鼻的气味,让人吃不消。”她说。

  让刘女士吃不消的就是烟花爆竹燃烧时释放出的有害物质。知道了鞭炮的主要成分后,就不难了解它引燃后的种种产物了。烟花爆竹燃烧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各种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并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当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有害物的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会刺激呼吸道粘膜,伤害肺组织,引起或诱发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疾病,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发生中毒症状。烟花爆竹燃烧生成的烟气中氮氧化合物主要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它刺激人的眼、鼻粘膜,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引起头痛。当人们长期处于氮氧化合物含量过高的环境中就可能导致死亡。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中国是烟花爆竹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共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千家,年产值上百亿元,年产量5000万箱以上,其中近60%的产品用于国内销售。今年春节,沈阳一共引进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烟花爆竹,估计得有10万箱以上,相当于200个炸药库;北京的供应量就更大了,兔年新春共有100万箱烟花爆竹供应北京市民。大城市上万箱的烟花爆竹集中燃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可想而知有多严重。

  据环境保护部的监测数据显示:除夕夜至大年初一,国内众多城市出现大面积、阶段性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空气中的污染物迅速大幅增加,直接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特别是在除夕那天19时至22时、正月初一零时至2时,很多城市的监测结果都显示此时的空气质量最差,而此时段正是鞭炮燃放最集中的时候。

  在辽宁省内空气质量首屈一指的大连市这时候也不能幸免。除夕到正月初一,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大连市内部分区域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正月初二,受逆温影响,包括旅顺、金州、开发区在内的市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02,为轻微污染。

  鞭炮爆炸声已成为城市噪声公害之一

  燃放鞭炮时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产生噪声污染。医学数据显示,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声不得超过45分贝,也就相当于蛙鸣声。而高强度的噪声对患有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危害十分严重。而噪声每增加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相应增加。春节期间,高强度、高密度、长时间的噪声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就可想而知。

  烟花爆竹燃放时的爆炸声可达130分贝以上,远远超过人听觉和耐受的限度,若在耳边炸响,往往能造成爆炸性耳聋。每年春节,都会出现因为时不时突然有人放鞭,使一些婴幼儿受到惊吓,目光呆滞、哭闹不止的病例,医院都要收治一批。还有一些老年人,被鞭炮声惊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中风的,脑溢血的,心肌梗塞的,大有人在,因之死亡的也不少见。据报道,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因放鞭炮造成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事例。

  鞭炮猛烈的爆炸声已成为城市噪声公害之一。

  响声过后一地垃圾污染环境

  燃放烟花爆竹还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大年初一早上一出门,人们发现街上遍地狼藉,满是碎纸片,使清扫马路的清洁工工作量比平时大了许多。记者曾询问过一位清洁工,他说:“没办法,昨晚放了一夜,太脏,活都做不完。 ”

  大家放过鞭炮后就走了,留下了一地垃圾。鞭炮包装纸被风吹起,使环境变得很脏。

  为了应对燃放烟花爆竹后留下的固体废弃物,一些地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据沈阳市统计,2月2日至2月8日(年三十至初六),全市环卫部门累计清运垃圾47877.7吨,平均每日清运6839.6吨,平均每日比去年多1356.6吨。据统计,大连市内四区环卫部门年三十和初一早晨的扫“红”量为1300多吨,正月初七上班首日的开门炮扫“红”量为600多吨,有5000多名环卫职工及部分家属投入到扫“红”作业中。

  不光沈大两市,几乎全国各个城市都这样。从除夕夜晚到大年初一早晨,北京环卫集团为清扫烟花爆竹垃圾投入5000多名环卫工人。

  虽然各地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清扫,但是也不能把烟花爆竹燃放后留下的垃圾彻底清除。如果是在下雨或下雪时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物会排放到周围水体之中,污染周围河流。尤其是二氧化硫可溶于水,形成亚硫酸,再经氧化成硫酸,形成硫酸雾、酸雨,会对地面的人、动植物、建筑等带来更为直接和严重的危害。

  面向未来我们如何改变

  我国有 6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县,每年因燃放鞭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尚无总的确切数字,但肯定是骇人听闻的。对于烟花爆竹,我们现已到了改变传统习惯的时候了。

  与鞭炮告别成为趋势。当时代的车轮驶入上世纪90年代之时,海内外华人聚集的香港、新加坡,国内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广州、深圳等城市先后毅然决然地挥挥手,与鞭炮告别。

  随后,北京、上海、天津、济南、杭州、福州、武汉、南京、石家庄、珠海、佛山等大中城市也纷纷遥相呼应,先后采取了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鞭炮的措施,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然而,“禁放令”在许多城市都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年节期间,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让执法人员疲于奔命。于是,烟花爆竹由“禁止燃放”改为“限制燃放”,“禁改限”主要在燃放烟花爆竹的品种、燃放时间和燃放地点上作了明确规定。

  因此,在现阶段烟花爆竹一时难以完全禁放的情况下,购买、燃放烟花爆竹时就要牢记:一,从正规销售网点购买烟花爆竹;二,运输和储存烟花爆竹注意安全问题;三,严格按照“三禁”(禁放区、禁止燃放时间、禁止燃放的烟花爆竹品种)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放鞭炮需要一个过程,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彻底告别危险的鞭炮,在平安、祥和、文明、温馨的氛围中享受生活的乐趣,领悟人生的真谛。

  要从生产环节最大限度抑制其有害的一面。对于烟花爆竹,我们是否可以让它在营造节日气氛的同时,最大限度抑制它有害的一面?许多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怎么抑制?有爆破专家建议,可以限制烟花爆竹的大小、装药量的多少。记得我们小时候,鞭炮很小,一挂一百、二百、最多的也只有一千,再大点的二踢脚,也就响两声而已,最大的也就是麻雷了。现在烟花爆竹是越做越大,药越装越多,当然容易出事。所以,对烟花爆竹,要限制它的用药量。这需要国家出台一个生产标准,然后严格监管,超过标准的一律没收,同时重处生产厂家。

  还有环保专家说,既然我们还没有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准备,那么,能否通过立法限制烟花爆竹的噪声,把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呢?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华人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立法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必须采用封闭的容器,这样既可以达到爆竹的声音效果,同时又不会污染环境,人为地造成火灾。还有更直接的办法,就是生产厂家生产不含硫磺,燃放后无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的环保型烟花爆竹。据报道,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突破,在不久的将来,环保型烟花爆竹一定成为国内节庆活动的主角。

  构成

  鞭炮内都有啥?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成分主要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这也是最早的爆炸和焰火内药的主要成分。

  制作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铁粉、铝粉、锑粉等。这些金属粉末被称为发光剂,在空中与氧化合,剧烈燃烧,温度可高达3000余度,因而放出耀眼强光。

  至于焰火的五彩缤纷,则全仗发色剂之功。所谓发色剂,其实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金属盐类,金属盐类可以在高温下分解,而不同的金属蒸气有着不同的光谱——发射出自己固有的彩色光芒。例如,钠蒸气产生黄色光谱,于是便用草酸钠,氟化钠、冰晶石或硅氟酸钠等作为黄光发色剂;锶蒸气产生红色光谱,于是用硝酸锶、碳酸锶、草酸锶等可作为红光发色剂。其它如:绿光用氯酸钡、硝酸钡;蓝光用碳酸铜、孔雀石;金光用金粉,白光用铝粉等等。有了这些基本色,自然不难配出各种色彩来。

  沈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增加爆炸力和明亮度,现在的爆竹和焰火内药的成分改成了氯酸钾和铝粉为主,氯酸钾(俗名叫“军工硝”)是极强的氧化剂,金属铝粉是极强的还原剂,加之铝粉的燃烧温度很高,所以用这种药做成的爆竹或焰火的爆炸力和燃烧温度都很高,所以现在的鞭炮看起来很小,但却非常响亮。

  原理

  鞭炮为什么会爆炸?

  当烟花爆竹点燃时,木炭粉、硫磺粉、金属粉末等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迅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瞬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伴随着大量光和热,冲破鞭炮包装纸的包裹,发生爆炸。

  爆竹伤人事件不断见诸新闻,爆竹生产厂一旦发生爆炸往往是厂毁人亡。鞭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记者了解到,专家做了一项实验(非常危险,请勿模仿):将一支小小的鞭炮置于玻璃瓶内,将引线留长长的一部分在瓶外,塞上瓶塞。点燃后,鞭炮爆炸瞬间产生大量气体,气体首先把瓶塞顶了出去,然后玻璃从瓶身处炸开,碎片以接近每秒钟200米的速度飞了出去。

  据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赵家玉解释,鞭炮爆炸后气体会膨胀,鞭炮的纸管破碎后是碎纸片,很轻,因而小爆竹在开放的环境中爆炸对人体基本没什么伤害。可是,将鞭炮放在瓶子里,四周有了约束,气体膨胀使瓶子受到强烈的爆炸压力,达到瓶子的破坏压力的话瓶子就炸开了。炸开后形成的碎片带着速度四散开来,如果有人在旁边肯定是要受伤的。鞭炮外包裹了东西,相当于将爆炸的能量集中放大了。用这样的方式,点燃一枚鞭炮无异于是点燃了一枚炸弹。

  一个小小的鞭炮爆炸并不十分危险,但如果它让周围的东西飞射出去,危险性就大大增加了。许多小朋友有时把鞭炮埋在土里,碎石里面,鞭炮点燃后爆炸产生大量气体,把土和石头抛散开,这时如果在周围观看燃放是很危险的,人很容易受伤或致残。

  趋势

  环保型烟花何以环保?

  在2008北京奥运的开幕式上,鸟巢上空燃起的烟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烟花以无纸屑、无残渣、无刺鼻味道、烟雾小的特点令人惊叹。

  这种烟花的特点在于用新型环保材料代替了“纸壳压力舱”,压缩空气取代了火药。传统烟花均用纸壳封口,新型环保材料的封口效果比纸壳更牢,能在烟花起爆的瞬间,充分燃尽;压缩空气取代火药是来自 “神六”的启示,通过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产生爆发力,弹射礼花,刺鼻异味和烟雾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不过,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的新型环保型烟花还没有大量投放民用市场,目前主要是用在大型活动、庆典中。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供民用燃放的环保型烟花,主要是通过三方面减少污染。一是在烟花爆竹配方中不采用含有重金属和硫元素的物质,从而减少二氧化硫气体和其他硫化物的生成;二是减少金属粉的用量,最好全部使用有机物作为可燃物,从而减少金属粉燃烧后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三是通过改变氧化剂和可燃物的量来改变系统的氧平衡和燃烧温度,控制燃烧反应。

  这种环保烟花在燃烧后,没有燃烧完全的残渣或细小燃烧产物即使弥漫在空中,也难以形成肉眼能见的烟雾,更不会产生过多的残渣和杂质。这种焰火燃烧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氮气、水蒸气等气体,不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伤害不大。

  □本报记者/王云峰/王晓领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