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电煤货紧价高 江苏今夏用电缺口或达1000万千瓦

2011年02月25日 10:15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电煤货紧价高,用电需求增加,电力供需面临更大压力——

  1000万千瓦,这个缺口如何跨过

  22日上午9点15分,记者来到位于南京栖霞区的华能金陵电厂,集控中心一组实时数据传递信息: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正满负荷运转。不过,员工心里的弦绷得有点紧:电煤货紧价高,社会用电需求增加,机组得满发多发。

  就电厂而言,满发多发的背景在于,今年夏、冬两季我省用电高峰可能出现较大电力缺口,其中夏季缺口约1000万千瓦,同比翻了近一番,对电力保障供应是极大考验。

  煤炭千元一吨,发电企业出现亏损

  “今年1月,我们每售1度电,总成本是0.3488元,煤炭占到0.2844元,比去年涨了3分钱。1月份发了57亿度电,但1度电利润仅2.25分。”华润电力江苏分公司副经理王雪花透露,去年底公司所属部分电厂煤价攀升至1000元,比2009年上涨23.3%,上半年挣的钱被吃了回去。

  华润电力江苏分公司的情况只是“缩影”。当前我省电煤虽保持在15天存量的较高水平,但价格持续走高,火电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已很难说挣钱了。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钢铁、冶金等行业复苏,煤炭供需将偏紧,拉高电煤价格,让本已出现亏损的电厂出现“没钱买煤、没钱买好煤”的局面,电煤供应压力加大。据国家发改委透露,随着电煤涨价,2010年全国火电企业亏损面已达43%。

  同时,受铁路运输制约,徐塘、彭城等东陇海线沿线电厂对电煤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最弱。“去年冬季,部分电厂就曾用汽车从连云港港拉煤‘解渴’,每吨成本增加100元,即便如此也难满足高峰时段需求”。省电监办主任、省经信委副主任顾瑜芳介绍,2003年以来,煤炭价格累计上涨超过150%,而销售电价涨幅仅为32%,火电企业不计成本保发电的现实,再次提醒有关部门尽快落实煤电联动机制,疏导电价。

  “高价”中也有“低价”,调度调控是关键

  当天,记者走访三家电厂后发现,扬州第二电厂和镇江高资电厂到厂电煤价格分别在每吨940元、870元左右,比华能金陵电厂低一两百元。“我们是老厂,来自神华、中煤两大集团的‘合同煤’占到50%,另外50%是‘市场煤’,‘合同煤’比‘市场煤’每吨便宜一两百元。”扬二电厂总经理陈滨解释。

  记者了解到,每年电煤合同签订时,煤炭企业往往是在往年供应量的基础上略有增加,而并非按照发电企业装机容量增加量同比例增加供应量,这就造成老厂吃不饱、新厂更为难的局面。华能金陵电厂总经理刘建直言:“我们每年消耗标煤380万吨,几乎全是‘市场煤’,每吨高出100元,全年就是3.8亿元,这是巨额的成本花费。”对此,有关人士指出,当前既要提高“合同煤”兑现率,也要加大煤炭库存,在扬二电厂等具有场地、运输优势的电厂建储备基地,华能金陵电厂等新厂还要借助集团整体采购优势,缓解价格压力。

  应对巨大的负荷缺口,关键是要加强电煤保障,确保电厂满发多发,同时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顾瑜芳透露,今年夏季我省将按1500万千瓦的高峰负荷缺口制定调度调控方案,“各电厂要在6月上旬完成检修工作,重点耗能企业要尽量将检修放在夏季高温期间,错开用电高峰”。

  治标更需治本,多途径破解“瓶颈”

  调度调控治标,节能降本、改善能源结构则是治本。

  “同样发一度电,有的电厂消耗340克煤,有的只需290克煤。”省国信集团副总经理徐祖坚介绍,以华能金陵电厂1号机组为例,其每度电耗煤为293克,与省内电厂平均水平相比,一年节省标煤23.2万吨,按照目前电煤每吨1000元左右的价格计算,就是2300多万元。

  据介绍,耗煤量与机组大小有直接关联,从60万千瓦的超临界机组到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耗煤及污染物排放大大降低,机组稳定性也显著增强。华能金陵电厂的100万千瓦机组的利用小时和发电量均列全省第一。因此,我省目前正在申请国家批准上网发电的机组均为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同时淘汰一批小机组,以“上大压小”方式为大机组腾出空间。

  “改善能源结构,近期需增加燃气机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顾瑜芳介绍,华能金陵电厂两台39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是“西气东输”工程下游配套项目,运行近5年未出现“非停”,调峰能力强、环保优势突出,目前正准备建设三期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并计划结合“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建设情况适时增加新机组。

  也有相关人士指出,巨大的负荷缺口正是倒逼全社会特别是工业企业提高节能意识的最好契机。苏州太谷电力董事长曹萍建议,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和技术改造,加强生产设备用电管理,达到正常生产、用电量降低的双赢局面。

  本报记者 黄 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