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输煤输电不是零和关系

2011年02月28日 10:1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特高压技术的成熟,大力发展远距离输电技术以缓解矛盾,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煤电之争”由来已久,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多年来不曾消停。

  我国一次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与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情况更不匹配,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需赖远距离送煤,就近建煤电厂供应,或需从外地区输电解决,因此出现了输煤与输电何者更优的问题。

  难道输煤与输电是激烈的竞争关系,非要争个高下?非也。

  世界上有一些选择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性质,例如建水电站时的坝址选择就是一例。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主辅关系,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例如我国电力发展中曾有“水火之争”,其实开发水电与发展火电并无根本矛盾,而且各具优缺点,各有特色,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我们在比较输煤输电时,也应持这种思路。

  首先要明确,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一次能源要以煤为主,在电源结构中煤电也占最大部分。各经济发达地区的电网中,也需要足够的本地电源,只要上述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输煤现象将长期存在,而且是全国能源输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无异议。

  但是,当前必须要看到输煤比例过大带来的严峻后果及受到的各种制约。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的近六成通过铁路外运,运煤占用铁路运力资源的比重超过50%。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按电煤输入口径计算的输煤输电比例为48∶1。这使得输电的优势远未发挥,对输煤的配合作用也不明显。

  如今,随着特高压技术的成熟,大力发展远距离输电技术以缓解矛盾,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发达地区的环境容量不允许无限制增建煤电厂。即使输煤能力足够,由于环境容量的制约,煤电厂建设也要受限。出路之一就是在产煤地区就近建设电站,形成能源大基地,通过输电来满足各地需求。

  为了尽快、优先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输电必不可少。我们要将这些边远地区的间歇性清洁电能可靠地输送利用,宜使其和煤电、水电等打捆外送,这些都要求发展远距离输电和发展强大的智能电网来实现。

  输电还能帮助缓解输煤压力。目前,我国的铁道和公路运力极为紧张,甚至挤占客运和其它货运。虽然其运送的煤中有一部分是为化工、炼铁等所用,无法替代,但超过一半是“电煤”,如能发展远距离输电技术,缓解运煤压力,于国于民皆有利。

  进一步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值得我们深入领会。科技和经济发展至今,电网已不再是单纯的供电工具,而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以外的新运输方式,它还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十分灵活的特性。统筹协调、发挥各种运输体系功能,实现整体运输效能的最优组合,创造最大的综合效益,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总之,看待输煤输电问题,应根据国情在高层次上加以综合研究。国家也宜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利用特高压,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使国家的运输系统达到全局最优化,为全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科技腾飞做出贡献。

  (作者潘家铮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电专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