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主动停产多晶硅 棱光实业“弃光追风”

2011年03月01日 09: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棱光实业(600629)2月28日公告,公司决定停止多晶硅生产。公司人士表示,停止多晶硅生产是由于公司生产设备较老,成本较高,而多晶硅价格已经出现下滑。公司后续将注重风电项目的投资建设。

  业内人士分析,国务院公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后,一批规模较小、综合电耗过大的生产线将被淘汰。同时,业内预期2011年多晶硅市场将再度面临竞争升级的态势,这也将加速落后产能退出。

  放弃多晶硅

  今年初,国务院公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从产能规模、最低资本金投入要求、节能环保等方面提高了多晶硅行业的准入门槛。棱光实业相关人士表示,停止多晶硅生产是公司综合多晶硅生产现状,主动做出的调整,与《准入条件》规定的门槛关系不大。

  从公司刚披露的2010年报来看,2010年公司多晶硅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18.3万元,同比减少74.89%,而营业成本高达1010.7万元,毛利率为-94.99%。而公司多晶硅产品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在2009年就已经存在,当年其多晶硅产品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为2063.9万元和2839.6万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公司的多晶硅生产效益不佳主要由于生产线技术比较落后,而《准入条件》要求到今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目前行业内综合电耗高于这一水平的中小企业比较多,如果不能通过技改达到要求,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要提高技术水平,也离不开规模的扩大。《准入条件》规定的产能规模为3000吨,据统计,包括棱光实业在内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约2400吨产能可能会面临淘汰,占现有产能的41.37%;此外,总计有约6150吨的在建产能面临淘汰,占总在建产能(包括规划产能)168450吨的3.66%,最后能够存留的企业预计不到20家。

  重点发展风电

  2006年重组后,棱光实业在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的帮助下,经过9个多月的努力,恢复了公司年产4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并一度分享了多晶硅行业的暴利。但多晶硅价格泡沫在2008年破灭,多晶硅价格由最高的每公斤400多美元暴跌至40多美元,并一直在较低位徘徊。同时,2009年国家主管部门认为多晶硅行业“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在行业景气度降低和国家政策转向的背景下,曾打算继续做大多晶硅的棱光实业在是否继续加码多晶硅产能的问题上陷入两难,直到2010年行业出现复苏,公司的多晶硅产业一直没能继续做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年来在风电产业的发展上更加积极。2008年,公司收购了控股股东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玻璃钢研究院,进而将其风力叶片资产纳入囊中。2009年,公司剥离了上海尚建园创意产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此后通过定向增发购买了大股东旗下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拟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在东台市建设年产为630MW风电叶片的生产基地。

  公司人士表示,风电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公司董事会决定,在完成了玻钢院重组的基础上,一方面结合风力叶片产业的布局调整,积极开发新产品,扩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利用玻钢院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发优势,积极寻找培育新的产业化产品。

  □本报记者 李阳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