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国首部《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发布

2011年03月11日 08:04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首部“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昨天(10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发布,这是中国学术研究机构第一次公开发布有关全球核态势的评估报告。

  “首次”、“核态势”、以及“公开发行”,这些关键字让这个名为《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2010—2011》的报告吸引了各方眼球。在全文约23万字的《报告》中,究竟会关注核领域的那些焦点问题?以常冠以“绝密”的“核”为研究对象的报告,又到底是如何出炉的?

  《新闻纵横》值班编辑马文佳昨晚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报告的主要撰写人之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滕建群。他首先介绍了“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滕建群:核历来是非常神秘的一个话题,但是我们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过去一年在核领域,包括军事和民用两个方面核领域里面所发生的重要重大事件。比方说美俄双方签署新的战略武器条约,美国发表的新版本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比方说去年4月召开的核安全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我想通过这样一本书,来对过去一年和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一个回顾,同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专家也非常有意思,不光有中国的专家,用中国的视角来看核领域发生的事件。而且我们也邀请国际上比较知名的一些专家对过去一年发生的事件进行点评。所以这个报告出来以后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分量的。

  滕建群:我们所涉及到的事件都是公开,我们提出的观点都是基于公开资料提出的。只不过是把现有的材料进行加工、提取有观点性的东西介绍给读者,这样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原来这个事件是这么回事,背后是什么原因,专家和学者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参加这个报告的撰写的也涉及到像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的约翰·刘易斯教授,他今年已经80岁了,他现在还活跃在国际军控与裁军比较前沿的位置,比方说他把美国的核物理学家2004年第一次带到朝鲜,参观宁边反应堆。去年也是他带着美国的一个核物理学家到了宁边,回来后发表了朝鲜核能力重新评估的报告,我觉得这些亲历的东西,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美国的五角大楼在去年4月,公布了名为《核态势评估》的报告。同样都是关于“核态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公布的这份报告与美国的那份,是否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呢?

  滕建群:虽然名字有些相同,但是我相信如果读了美国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和我们公开发行的《全球核态势评估报告》是两个概念。美国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是每四年发表一次,主要是对美国的核政策、核建设、核力量部署包括所涉及的核力量打击的目标进行一个限定。但是大家去年看到奥巴马政府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它颠覆了这个传统,它公开了这个报告的内容,很多内容都没有了。我们开玩笑叫核政策。同样都是NPR三个字母,中间的字母代表两个意思,一个是核态势,主要是核力量的部署问题。比方说有多少核弹头,目标设置在什么方向;核政策主要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核武器,发展的宏观方针是怎样的,所以去年美国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与以往的有极大的不用,我们的报告是评估综述一年里在全球核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与美国是有本质不同的。

  既然如此,那么目前全球核态势的走势究竟如何?其中各方关注的核武器问题,还要面临着怎样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局面?滕建群研究员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为我们梳理了当前全球面临的核问题。

  他认为从全球角度来看,虽然核战争在远离我们,核裁军也一直在进行,但核威胁依然存在。从地区角度来看,核扩散对地区安全正在构成威胁。滕建群特别指出,恐怖分子对核武器的应用,会对全球安全带来严峻的影响。

  滕建群:用某些大国政府发展的官方文件的的话来说,很短时间内能够消灭一个国家的不是淡水、不是空气、也是不是能源,而是核武器。那么从非国家行为体,也就是用个体组织来看,那么恐怖分子这么多年一直在竭力获取不一定是真正意义的核武器,比方说放射性的元素,我们看到911调查委员会后来发表的报告中就指出,当时拉登在设计攻击的目标的时候,就设计攻击美国的核反应堆。如果随便摧毁一个核反应堆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一些放射性的元素,如果把它放置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地铁、机场,它对心理的打击,可能是很多年、甚至终生都带来伤害的。所以我们庆幸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起使用放射性物质、使用粗糙的核武器也就是术语“脏弹”来打击一个目标、攻击一个地区的事例,但我们也越来越看到国际社会的核走势是越来越严峻的。所以我们做这样一个报告,希望警醒国际社会在核问题上应该调整自己的政策,应该反思,所以我们做个评估也是为了展望未来,我们明年还会继续做这个报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