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日核电站危机引连锁效应 德国退出核能计划或提速

2011年03月16日 1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6日电(能源频道 宋亚芬)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15日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使德国更加坚定了德国“无核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在同一天,德国政府也宣布,暂时关闭7座1980年之前建成使用的核电站。德国“无核化”进程或就此提速。

  减排目标宏大 核电扮演过渡角色

  在去年通过的《德国联邦政府能源方案》中,德国基本确定了自己的能源结构以及减排目标。文件显示,到205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总消费的比例目标为60%,可再生能源发电占电力能源总消费的目标为80%;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德国温室气体将减少40%,而根据工业化国家宣布的目标,到2050年要减少80%。

  施明贤对中新网能源频道记者表示,这一目标在德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目标的宏大以及时间跨度都创历史之最。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德国将通过减少传统能源,建立多元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但他同时强调,在德国,核能是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核能在这一过程中将只起过渡性作用。在去年德国政府通过的能源方案中 ,德国政府强调延长原因是出于“延长核电使用年限将对过渡时期的三大能源政策目标,即气候保护、经济可行和供应安全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迫于压力,德国弃核或提速

  日本地震引发大规模核事故后,关于核安全的恐慌也开始在世界各地蔓延。迫于压力,去年就因延长国内核电站年限而饱受批评的德国政府宣布暂停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计划3个月。

  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欧洲和国际能源、政策、能源外交、油气和能效分管司司长乌尔苏拉•博拉克女士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德国,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后,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就一直备受争议。争议不仅仅集中在核泄漏、核辐射、核废料的处理等方面,而是更聚焦于核能的“剩余风险”上,即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使用核能都存在着人类不可操控的风险。

  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德国政府很早就决定退出核能,在去年通过的德国能源方案中,联邦政府决定在原来的的基础上平均延长核电站使用年限12年,但是日本的核事故让我们重新反思这个延长决定是否正确。日本福岛最近发生的情况告诉我们,核能隐藏的危险非常大,联邦政府会更加坚持退出核能的决定。”据他透露,德国总理目前正准备组织独立专家团对所存在的危险进行新的评估,这些将成为决定德国核电站命运的关键。

  据最新消息显示,德国政府于15日已宣布,暂时关闭7座1980年之前建成使用的核电站。德国总理默克尔解释这一决定时说,关闭这些核电站是“政府基于安全原因的命令”。他说,日本目前发生的核危机说明核电站不足以抵挡自然威力,经过与那些有核设施的州长商榷之后,政府决定暂时关闭这些核电站,以便在不运行的状况下对其进行检验。

  虽然如此,在野党、反核人士以及绿色和平组织仍表示,政府对几个核电站实行三个月关闭不足以解决核安全问题,要求德国完全放弃使用核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