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新能源汽车模式之惑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2011年03月31日 15:27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29日,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展销中心在黄姑山路2号开张营业。

  从浙江省第一张私人电动汽车牌照诞生,到首批电动出租车上路;从首座换电站在杭州启用,到杭金衢高速上建起世界首座城际电动汽车供电设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浙江从无到有,开始稳步前进。

  与此同时,困难也摆在了面前。除了人所共知的续驶瓶颈,还有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如何确定电池供给模式、如何构建顺畅的产业链体系……市场渐启,梦想正照进现实。

  购车租车 冷热之间

  “最近差不多每天都有电话打来租车。”说这话时,冯延杰的声音并不喜悦,而是掺杂着些许纠结。

  冯延杰是杭州友泰汽车公司电动汽车租赁部经理。去年,杭州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由于租车也同样享受补贴,带动租赁生意一路看涨。短短一年时间,租赁部租出去的汽车从12辆增加到了近百辆。

  “每辆车月租3000元,全年租金是3.6万元。政府每月补贴1000元,用户只需付2000元,对消费者来说的确划算。” 冯延杰告诉记者。

  市场大了,但经销商心里还有另一本账:从买车、买保险、上牌照,到电池维护,都要一手包办,一辆十几万的车,五年都无法回收成本。据冯延杰介绍,目前租出去的近百辆电动汽车,“友泰”已经投入上千万元。而租金的缓慢回收,意味着资金沉淀,无法快速产生效益。

  与租赁市场的火热相比,电动汽车销售则要平淡很多。记者了解到,作为众泰汽车首家电动汽车经销商,截至2月底,“友泰”销售了十几辆。

  据杭州市经信委汽车处介绍,截至目前,杭州共有782辆新能源汽车上路。其中混合动力535辆,纯电动汽车247辆。在纯电动汽车中,政府公务车10辆,快递公司4辆,出租车6辆,私人租赁58辆,电力系统133辆,邮政系统10辆,私人购买只有26辆。

  杭州市经信委汽车处副处长魏兆宏认为,电动汽车是一个新生事物,消费者对它的性能和质量缺乏信心,不敢贸然购买,而且目前上市的车型很少,租赁自然就成为一种低成本的消费方式。

  在消费者理性的背后,正是摆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面前的现实:需求不足。正是认识到这一现实,“众泰”走了一条曲线道路,在全国率先推出整车租赁,形成租车与售车互为补充之势。

  不过,这一运作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对整车企业和经销商来说,将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而且对电池等的维护要求也相对繁琐。尤其对经销商来说,其拓展动力大打折扣。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及配套技术方案资深研究学者谢子聪认为,在产业发展初期,租赁模式的意义在于掌握技术数据、培养消费习惯。“但租车肯定不是终极模式,整车厂商的目的在于把车卖出去。”他说。

  充电换电 利益之争

  充电架上摆满了可更换式电池盒,每个长度近一米、约两台电脑主机箱大小、30公斤重,并配备了专门的接插口。利用装卸设备,操作人员在3分钟内就放好了4块电池,电动汽车即可发动行驶。近日,记者在杭州古翠路充电站电池车间看到了电池快速更换的这一幕。

  这种通过更换电池来解决电动汽车能源供应问题的新模式,正在成为未来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的一个选择。

  今年1月8日,也就是古翠路充电站投入运营的第二天,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宣布,国家电网公司将采用“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电池配送”的商业模式。除了国家电网,普天海油、中海油等基础设施运营商也在探索这一模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