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电荒:是无电可用还是人为制造?

2011年05月27日 08:5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月以来,多地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警,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缺口保守估计将达3000万千瓦。电荒提前到来,是真的无电可用?还是人为制造电荒?煤价上涨是不是主要原因?上调电价能不能解决电荒?5月27日晚21:55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手》节目现场将揭晓《电荒来了怎么办?》。

  由财经评论员朱煦、易鹏,北京国能中电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云峰组成的红方阵营,坚决认为电荒提前到来,是真的无电可用;淡季电荒主要就是由煤价上涨引起的;电价上涨能够对解决电荒起到作用。

  朱煦指出,今年出现的供电紧张问题,原因首先是用电量增加,再加上气候的影响以及小火电机组的退出和新能源触电率低等,造成整体输电水平很弱。易鹏指出,在电价的成本中煤的成本占到70%,至于发电机组建设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比重是非常小的,煤价是电价的主要决定因素。白云峰说,毋庸置疑的是整个电力企业长期亏损,对电力行业发展不利,对国民经济损伤巨大,应该理性地恢复煤电联动机制。

  由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财经评论员曹保印,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组成的蓝方阵营则认为,电荒提前到来,还是人为制造的。

  王福重强调说,年年闹电荒的原因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华能、国能、华电、大唐、中电投五大发电公司大约每年用煤16亿吨,其中有7亿吨平价煤,自产煤2.1亿吨并且产量逐年增加,由此可见煤涨价并不是亏损理由。中国发电企业的煤的利用效率是相当低的,比日本低33%,效率低下也是亏损原因。

  曹保印提出,电价成本,既包括发电企业的成本,也包括电网的成本,目前的问题是发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多,而电网始终是旱涝保收,应该通过调整让电网让利于发电企业。

  韩晓平说,屡次调整上网电价的结果是电价明年接着调整,永远在调整,而且涨上去了,就不会再降下来。中国的电价已经远远超过美国,不应该再从涨电价来寻找出路,应该问责电力公司和电网公司的机制。

  电的问题,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更寄托着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在这样的行业里或缺的也许就是充分竞争。见习记者 李仁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