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数亿资金难除"怪味" 监管不能只收"排污费"了事(2)

2011年06月10日 09:0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环保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哈药总厂在污染防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来说投入还不够。产能在增加,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却没能同步跟上,在处理生产和环保的关系上,把环保工作放在了次要位置。企业应该痛下决心,彻底地进行治理改造。

  据了解,哈药总厂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而环保部门除了每年严密监测其排污情况外,把征收500万元至700万元不等的“排污费”作为主要监管手段。而业内人士指出,几百万元的“排污费”,对于一个年销售收入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来讲,实在是“九牛一毛”。

  那么,“药厂怪味”究竟该如何根除呢?专家认为,首先,企业应该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入,力争做到产能与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相匹配。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让污染企业付出更大代价,才能督促其有效进行污染防治,保护环境和群众身心健康。

  马杰、彭旭等人表示,对于哈药总厂这样一个高污染企业,只有将重污染车间彻底搬离主城区才是根治之策。目前,哈尔滨市已确定在市郊建设哈药总厂升级改造工程,采取新工艺建设生产车间,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建成,届时困扰哈尔滨市民的药厂气味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新华社发(除署名外)

  “药厂怪味”扰民数十年

  ●直击现场

  盛夏临近,对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地区的部分居民来说,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又来了。今年54岁的岳实现,是哈尔滨市郊县居民,去年在哈药总厂不远处购买了一套价值44万元的商品房,如今成了他心头最大的一个负担。

  “房子守着一条臭水沟,一到夏天药厂就向外排废气,臭烘烘的根本不敢开窗户。儿子在市内打工,因为房子周围味道不好也不愿回来,现在就我和老伴偶尔来这儿住一阵,因此房子也没装修。药厂排放的怪味真是坑苦我们了,现在这个楼盘的空置率很高,房子想卖都卖不出去。”岳实现说。

  岳实现说的臭水沟便是哈尔滨市学府路附近的何家沟,目前承担着哈药总厂的污水排放任务。多位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说,从前何家沟内流淌的还是清水,他们还在里面洗过澡,可是最近几十年水质开始发生变化,味道也越来越大,闻时间长了还觉得头晕。最近一段时间,何家沟的污水有时是黄色有时呈黑色。

  在距离哈药总厂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多所拥有上万师生的大学,数万名师生同样饱受着“药厂怪味”的煎熬。“一到夏天就会经常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笼罩在校园上空,简直太难闻了,再加上天气闷热,感觉非常不舒服,也不知道这怪味闻久了对身体有没有伤害。”黑龙江大学教师史维国抱怨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哈西地区怪味并不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有,至少困扰当地居民有二三十年之久,夏天感觉尤其严重,居民曾经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这一情况。遇到天气不好时,这股怪味可以飘散到市区内更远的地方。

  数亿元资金难除“怪味”

  ●“老大难”问题

  按照当地居民指引,记者沿着何家沟找到了哈药总厂的排污口。这里空气中充满了恶臭气味,出水口流出的黄色污水,与来自何家沟上游的黑色浑水在此处交汇,泾渭分明,十分醒目。

  “药厂怪味的确给周围居民带来一定影响。哈药总厂属于微生物发酵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性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气就是‘药厂怪味’产生的主要原因。”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说。

  据介绍,哈药总厂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级制药企业,现有员工近万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