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石油需求9年后才达峰值

2011年06月27日 13:24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在京举行,国际能源署(IEA)署长田中伸男表示,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之后下降,而高油价的风险迫在眉睫,国际油价今后10-20年将继续高企,2035年或涨到135美元/桶。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称,国际油价在110美元附近震荡,已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影响,支持国际能源署释放石油储备。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在历史高位,作为基础能源,汽柴油价格影响很多产品的最终价格,而消费者中很多有车族因油价的不断上涨已减少开车。

  田中伸男昨天称,高油价虽然有投机因素,但市场的供应会越来越趋紧,因为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生产的速度,今后10到20年国际油价将继续高企。如果能源利用效率保持不变,如果可再生能源总量无法迅速提高,且没有核能的发展,到2035年石油价格将达到135美元/桶。

  他认为,中印等新兴国家将需要更多的石油,对于21世纪全球能源趋势来说,中国还有亚洲的其他地方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从全球的层面来看,中国的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之后下降。此举意味着,在国内石油生产增速缓慢的情况下,我国将需要进口更多的石油,花费的金额也将更大,国际油价的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更大。

  田中伸男呼吁,各国政府应该积极提供有关能源消费及能源储备的数据,以利于稳定国际石油市场,并希望中国加入国际能源署。

  中国加入国际能源署,能够促进双方之间合作和协调,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二是中国能和其他国家一道塑造未来的能源安全,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分配;三是能够在国际能源署提供的全球平台上进行公开的讨论,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共同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虽然中国尚未加入国际能源署,但已与国际能源署展开了合作。钱智民也表示,推进能源安全保障,需要加强对话和交流,目前各种合作机制健全,合作方式活跃。他认为中国应该加入到各种的对话交流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