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渤海840平方公里海面被污 康菲负全责中海油没事?(2)

2011年07月06日 08: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17日,北海分局又接到在油田附近巡视的中国海监船报告,发现C平台及附近海域大量溢油。随后康菲公司报告,蓬莱19-3油田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

  “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在石油开采生产作业中,溢油事故的责任由作业者来承担。”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说,“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独立实体,也是发生此次溢油事故的蓬莱19-3油田的作业者,应该承担溢油事故的法律责任。”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管理部门还将代表国家对责任方提出生态索赔的要求,这个数额我相信会远远多于20万元。”王斌说。

  提问题

  晚了31天,算不算瞒报?

  从事故初始的6月4日到发布事故通报的7月5日,长达一个月之久的信息“真空”让公众颇有疑惑。对此,李晓明说:“事故发生后,海洋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时间将监测结果通报了国家应急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环渤海的山东、河北、天津、辽宁三省一市人民政府。支持这些部门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部署工作。”

  王斌则表示,溢油事故的监测、监视,乃至形成结论,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动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海洋管理部门还遇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天气因素对监测飞机、船舶的影响,以及我国技术水平的制约。

  王斌解释说,根据海洋管理部门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报告溢油事故的一般原则,是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左右时间提出一个初步的报告。在这次事件中,海洋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处理的实际情况,实际上在发布情况通报的一周之前就已经向社会公众发出预告,将在7月5日公布一些初步的调查结论。

  “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就在现在,我们还有监测人员在海上采集样本,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将要对这次事件进行一个长期持续的评估,今天只是一个初步结论,等我们获取更进一步全面的结论,或者有新的结果,我们还会向社会及时公布,请大家放心。”王斌说。  据新华社

  资料

  蓬莱19-3油田是由中海油和康菲中国合作开发的。中海油拥有油田51%的权益,康菲中国拥有49%权益,并担任作业者,负责油田的开发生产作业管理。根据公开资料,蓬莱19-3是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也是中海油集团建设“海上大庆油田”的重要贡献者。

  康菲石油是一家国际一体化能源公司,是全美第三大能源公司和最大的炼油公司。在全球非政府控股公司中,康菲拥有的已探明储量排名第七,是第四大精炼厂。

  链接

  中海油屡发漏油

  就在蓬莱19-3油田漏油之前的一个月—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报告,该公司在渤中34-1北区块实施钻井作业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发生溢油事故。

  这次事件发生后,见诸媒体的也仅仅是来自其他方面的零散记录,中海油方面几乎从未在公开场合披露过该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月—4月22日,中海油公布位于渤海湾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发生故障,导致“渤中28-2南”等四个自营油田关闭,涉及日产量约3.9万桶。以其去年原油日产量约7.2万桶计算,停产油田日产量相当于整体日产量5.4%。

  与后两次不同,这次故障事故后中海油方面表示,上述故障设施亦已被拖至安全地区,期间没有漏油,亦没有人员受伤。

  今年以前,中海油集团发生的海上事故也几乎没有完整的公开说明。

  2009年的9月,中海油旗下海南福山油田一个月内发生两次漏油事故,油田输送油管发生渗漏,对附近的一个小水库造成污染,还对当地一村庄的200亩水田造成了污染。

  当时中海油海南分公司称,漏油原因是输油管道的一个焊接点腐蚀后发生爆破引起的。综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