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德国的核废料焦虑 谁来保证“20万年的安全”

2011年07月07日 09:42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社会群情激昂,在政治家和主流民意的支持下,德国人决定对本国的核电说“再见”。尽管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但是如何处理核废料,仍然是德国人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德国这个盛产哲学家和科学家、有着严谨理性形象的国家,过去几个月里发生在核能问题上的故事,让整个欧洲都感到无所适从: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的几天之内,德国有450个城市的11万人参加反核示威,数千德国公民取消了与核电公司签订的供电合同,投向供应再生能源的电力公司。有些德国人则走得更远,他们甚至不再光顾日本餐厅。

  实际上,福岛核事故带给欧洲各国同样的震惊,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反应如此强烈。法国有75%的能源来自核电站,巴黎却仅有大约300人因为福岛事故而走上街头。而英国伦敦甚至没有人注意到有反核示威举行。德国人的反应令人感觉到,出事的似乎不是日本福岛,而是德国的核反应堆。

  一开始,这个被法国人讥讽为“德国恐惧症”的现象让它的盟友们感到好笑。然而事件过去几个月后,这个国家的一项举动让它的邻国感到吃惊:德国人决定,从此对本国的核电站说“再见”。

  被福岛改变的德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加入西方工业国“和平使用核能”的队伍,开始大建核电站。那是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对战争进行反思的时代,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给人类造成的后果开始显现,在这一代人看来,发展核电站无异于制造原子弹。于是一些留长发、穿球鞋和手工编制毛衣、自称“绿党”的人走上街头,发起了反核示威。不过,他们不仅没有获得掌声,相反被认为是一群无端生事的疯子。

  30多年之后,当年的愤青代表已成为德国绿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阿玛尼西装虽然取代了球鞋、毛衣,却没有改变他们的反核理念。愤青们的后代如今再走上街头的时候,可以用山呼海应来形容他们,德国最近一次参加反核示威的人数已经在十万以上。

  多年来,“核电”这个话题像一个政治梦魇,在每次大选中重复出现,但还没有政治家因为它而败下阵来。核电便宜且干净,供应全德23%的电力需求。并且这个国家拥有国际先进的核电技术及工程师,其核电站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这一切似乎让德国没有理由放弃核电。

  但是远在万里之外、与德国政治毫不相干的日本福岛,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德国政治及其核电的命运。

  福岛事故发生的时候,德国政府正在讨论是否延长核电站使用期限问题。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的第二天,德国总理默克尔马上宣布暂缓延长本国核电站使用期三个月,并且关闭了8座老旧核电站以待安检。

  其时,也正是德国南部的巴符州举行大选的日子。这个出产奔驰汽车的地方从联邦德国建国以来就处于基民盟的统治之下。然而作为基民盟主席,默克尔对核能态度的突然转向,反而成全了绿党,大选结果使统治那里58年之久的基民盟落选,让巴符州产生了德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绿党州长。

  福岛核危机三个月之后,德国政府决定完全放弃核能,转而发展再生能源。“福岛改变了我对核能的看法”,默克尔在国会解释政府能源转折的决策时这样开场。这次执政党和在野党态度罕见地一致,开创了德国国内政治的历史纪录。

  谁来保证“20万年的安全”

  事实上,当德国政府宣布其核电站在世界最安全的时候,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是“最安全”的核电站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不出事。在核能领域,即使核电站本身能够达到百分之百安全,还有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核废料。

  核废料中的铀和钚可以在经过处理后重新利用,其他无法利用的辐射物质则被融化到液体玻璃后,装入名为Castor的贵金属容器里。一座发电1000兆瓦的核电站每年产生大约20吨核废料,处理后能装满15到20个这样的容器。核废料在不停散热,有些Castor要等40年之后才能下降到适于永久储藏的温度。由于核废料不能消灭,所以必须为其提供一个不会泄漏的地方永远保存起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