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上半年国际原油供略小于求 原油供应"紧平衡"(2)

2011年07月20日 14:35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总体来看,上半年世界石油市场已经从前一年的供需大致平衡向供应偏紧的格局转变,国际油价的上涨除受地缘政治和供求因素影响之外,美元贬值、市场投机、通胀预期也是推动油价走强的重要力量。

  2011年1~4月,美元对多种货币贬值幅度超过11%,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使大量投机资金涌入商品市场趋利避险,加剧了油价的涨势。

  五因素影响未来市场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国际石油市场所面临的供需、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环境可能要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1.经济增长放缓、能源需求减弱

  各种迹象显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呈现放缓的态势。欧元区经济持续疲弱,欧洲债务危机有蔓延、扩散的趋势,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经济体已被卷入债务漩涡;新兴经济体受通胀困扰,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今年一季度印度GDP增速降至7.8%,创近5个季度新低,中国二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美国也正在面临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风险,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复苏势头极不稳定。

  最近,国际能源署再次下调了对今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预测,将今年需求的同比增量预期从之前的130万桶/日调降至120万桶/日。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12年的世界原油需求也只有小幅增长,增幅为1.8%,增加147万桶/日,明显低于2010年3.3%的增长水平。这表明高油价对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抑制作用在未来将会逐步显现,同时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给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蒙上了阴影。

  2.供应状况略有改善,但仍存在结构性短缺

  在6月份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石油输出国组织虽然没有就增产达成协议,但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已明确表示愿意提高产量、保障世界石油供应。

  5月份以来,沙特阿拉伯一直在逐步提高原油产量,6月份该国的原油日产已达到960万桶,比前一个月增加了80万桶/日,预计7月份仍将达到接近1000万桶/日的水平,科威特、阿联酋的原油产量在6月份也有小幅上升。从这一点上看,下半年世界石油供应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而6月23日国际能源机构决定在30天内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也对缓解市场供应短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沙特等国的增产并不能解决利比亚战乱导致的轻质原油供应短缺,此次IEA释放储备只能在短时期内平抑油价,世界石油供应的恢复仍存在某种隐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