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广州垃圾分类“首考”未开一张罚单(2)

2011年07月29日 08:5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倡议学校装就地处理设备

  “学校可以考虑使用就地处理设备,一天30吨的处理量,转化成化肥又可以循环利用”,李廷贵就建议,学校购置餐厨垃圾分散处理设备就地处理。

  记者在广东实验中学看到了名叫“发酵机”的餐厨垃圾处理机,每天处理量达300公斤,降解后可做成10公斤生态化肥。“应该出一个政策,鼓励学校、医院、酒店采用这类机器”,李廷贵说道。

  在南沙行政中心餐厅,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建国表示,该行政中心每天中午有700人就餐,可以安装一个餐厨垃圾处理器。“目前我们市城管委也试点安装了一个餐厨垃圾处理器,100公斤的餐厨垃圾最后能减量剩下10公斤。”张建国说,目前市城管委正在试点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器,如果试点效果良好的话,下一步将全市推广。

  问题1 两个单位未配分类垃圾桶

  在海珠区南华西街,检查组在保利丰花园内随机抽检了几个楼层,发现楼内未按照规定要求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各类垃圾全部混装在一个垃圾桶里,执法人员按照规定要求,对保利丰花园物业管理公司开出《责令限改通知书》,期限为1天,检查组次日进行复查,如果该小区仍没有按照要求设置收集容器,将按照规定第25条的规定,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另一整改单发给了番禺区桥南街道办事处,该街道办事处的办证大厅、厨房操作间以及垃圾收集点等地均未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各类垃圾均混装在无标识的桶里。执法人员对该街道发出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限为7天,下周四执法人员将对桥南街进行复查,届时如果问题没有整改,将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问题2 垃圾分类投放不准确

  昨日检查同时发现,一些区域的居民分类投放不准确。比如在南沙碧桂园小区内,检查人员发现,居民分类投放率普遍不高,不是把塑料盒、玻璃瓶丢进了餐厨垃圾桶内,就是把剩饭剩菜丢进可回收垃圾桶;在白云区黄石市场,检查组同样发现了“厨余垃圾”桶内装有酸奶包装盒以及王老吉凉茶盒等非厨余垃圾。

  对此,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建国表示,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减量化,如何做到垃圾减量,一靠家庭少产生,二靠分类更细致,要教育居民过健康低碳生活,少产生厨余垃圾,在此基础上,分类投放再加上环卫工作的二次分拣,能利用的全都利用上,垃圾就减量了,街道、居委要多上门宣传。

  李廷贵就强调,下一阶段一要抓工作的深入度,不能只做做表面的工作;二要抓实施的全面性,街道、学校、医院、宾馆、居民区等都要顾及到;三要抓设施设备的配套,因地制宜摆放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确保垃圾不落地;四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实行奖惩制度,鼓励群众自主进行垃圾分类;五是宣传教育的深入,加强媒体、公益、社会方面的宣传力度。

  市民:可降解垃圾袋不知何处买

  “你知道垃圾分类吗?家里有没有垃圾分类?”为了了解垃圾分类知晓度,检查组在路上还突击问了部分居民,一对家住中山八路的夫妇说,他们只是来沙面游玩,中山八路还没有开始垃圾分类,但街道也已经有宣传。而家住沙面的陈阿姨就非常流利地说出了四类垃圾,“家里主要分‘干’‘湿’两类,‘干’是其他垃圾,‘湿’是餐厨垃圾”,陈阿姨说道。“你可以当垃圾分类指导员了!”听完陈阿姨的介绍,李廷贵吃惊地说。

  陈阿姨还提了个意见,“那些可回收垃圾袋(应为可降解垃圾袋)不知道哪里有卖?是不是由自己买?能不能帮我们统一买,方便居民?”李廷贵当场表示,陈阿姨的意见很好,可以考虑。  文/ 记者何颖思、全杰 通讯员 市城管委

  治安警示牌预计一个月拆清

  昨日检查过程中,广州市城管委主任李廷贵透露,已经与公安部门达成共识,违规设置的治安警示牌已经开拆,预计用一个月时间清理掉。

  这些提示牌提示的内容大致有电话诈骗、迷信活动消灾、虚构中奖等内容。很多提示牌上一半的面积被用来做广告,并留下了联系电话。这些警情提示牌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市城管委的审核批准,违反了户外广告设置的有关规定。 (记者何颖思)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