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烟台:“车用天然气荒”不能让人心也慌

2011年08月12日 14:2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受台风“梅花”影响,中海油关闭了部分海上油气田,导致“靠海吃海”的烟台车用天然气供应吃紧,持续几天后,天然气供应终于恢复正常,加油不用再排队(本报于近日曾连续报道)。虽然天然气供应恢复正常了,可是中海油关闭油气田,并且不做出解释的举动,难免让人有意见。

  中海油应该知道,关闭海上油气田,势必会对沿海城市公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台风来了,海上天气恶劣,这些大家会理解,可是一声不吭地关了油气田,让司机跑到加气站却抓了瞎就不对了。

  现在台风已经过去了,不仅海上油气田没有恢复,中海油方面也没有出面做任何解释。不说关了多少,也不表明影响面多少,更不透露何时能恢复。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官方解释本来是公司的责任和义务,现在摆出这样一副“滴水不漏”的姿态,实在让人费解。

  记者不禁想到6月份渤海蓬莱的油田渗漏事故,在事故发生后近半个月,中海油才正式作出回应。为什么?即使需要时间调查事故原因,也可以第一时间对漏油事故道歉、可以出面表明自己调查事故原因的积极态度,可拖了半个月才露面,我能想到的只有“傲慢”两个字。

  再联想到故宫发生的“错字门”、“封口门”等种种门,笔者只能总结出一点,即在面对公众利益问题上,部分国企抱有漫不经心甚至藐视的态度。宁可“无可奉告”,也不想“打开天窗说亮话”,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在不少工作轻松、待遇优厚的国企人中并不鲜见。

  可即使企业因为怕对自身产生不良影响,而捂着遮着什么也不说,纸也是包不住火的。迟迟不明真相,公众对于企业的态度恐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积怨,这对企业自身的公信力也是一大损害吧。笔者认为,在类似事件中,公开透明比捂着掖着更适合企业的危机公关。

  □苑菲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