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路何在?(5)

2011年09月21日 12: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辽宁:阜新发展生物发酵床技术

  中国环境报讯 一只只生猪躺在猪圈里一层松软的像“席梦思”一样的垫料上,有的在吃食,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追逐嬉戏。在这里,猪舍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猪粪的臭味,这家公司的770多头生猪个个皮毛光亮。这是记者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隆江牧业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这一切都来自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猪圈里的那层垫料用的“床垫”就是生物发酵床。它是按一定比例将谷壳、锯末、发酵菌种掺加到一起,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圈里,以此作为垫料制成发酵床,猪从小到大吃喝拉撒都在“床垫”上。

  猪在这张“床垫”上翻拱嬉戏,吃喝拉撒,它们的排泄物与“床垫”充分混合,“床垫”中的发酵菌种将排泄物中的有机质充分发酵转化,并以剩下的排泄物为食饵,发酵菌种又转化成大量菌体蛋白成为生猪的美食。

  这种养殖技术不仅省水、省能源、省饲料、省人力,饲养一头猪可以节省100元成本,还由于圈里冬暖夏凉,猪的体质结实,疫病少,出栏时间还能提前。更重要的是,由于猪粪尿全部在猪舍内降解,没有污水和粪便向外排放,从源头基本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无公害。

  阜新市环保局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科科长张瑞志介绍说,2008年末,阜新市在阜蒙县东梁镇开始试点发酵床养猪技术,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到2010年,已经成功掌握了这一技术,并在全市多家养殖户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孙胜利

  江苏:如东立体种养走出生态路

  中国环境报讯 “果园里养鸡,不锄草,不治虫,少施肥,省劳力,还节省成本。”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伯元村农民朱锦松这样告诉记者。2005年,朱锦松承包了村里的一块荒地种植果树,为了治虫和施肥,少不了要用农药和化肥。后来,他想到了在果园里放养草鸡,鸡在果园内啄食果树害虫,既降低治虫成本,又节省饲料,养出来的鸡无论是鸡蛋还是鸡肉都具有独特的鲜美风味。而鸡粪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培肥了果园地力,果园里的水果无论是口感、外观还是色泽都好于用农药化肥培育出来的水果。

  经测算,果园养鸡每年每羽鸡节省饲料成本两元,节省人工工资1.5万元。果园施入粪肥,土壤肥力提高后水果产量增加15%,价格提高20%。2010年,朱锦松的果园饲养土鸡1万多羽,生产水果5000多公斤,产值达到1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立体养殖的生态循环饲养之路。

  在葡萄园里养生态鸡、产生态蛋则是如东县双虹桥村南通天赐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创新之举。老板季雪峰2010年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起了110多亩葡萄园。葡萄需要青草保湿,草上可以寄生虫子。季雪峰放养了4500羽草鸡,草鸡在葡萄园里吃虫子、啄青草。“葡萄园里养鸡,产蛋率高,价格比普通鸡蛋高出七成。”季雪峰说:“上海、苏州的客商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争抢这里的生态蛋,一羽鸡一年下蛋能带来400多元收益,这还不包括葡萄产出带来的收益。”

  目前,如东县有500多户生态养殖户,栏存量达到400多万羽。结合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的产业特色,如东农民走出了一条“树林+家禽”的立体种养生态路。 李晓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珊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