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走进缅甸:停电是家常便饭 缺电成发展瓶颈

2011年10月12日 09:5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7年7月,记者到缅甸第一大城市仰光常驻。在这个相对闭塞又比较落后的热带邻国工作和生活,日常最不方便和苦恼的就是用电问题,长时间停电或突然停电是家常便饭。仰光的缺电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记者站位于仰光的使馆区,和中国驻缅甸使馆在一条街上。缅甸朋友和此间常驻的中资企业人士都很羡慕,因为使馆区的电力供应要相对好得多,在使馆区能租到房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即便如此,记者站也不得不入乡随俗,从一家撤离的法国机构处购买了一台七成新的发电机,虽然这个“大块头”发起电来响声“撼天动地”,但总比没电强许多。

  驻外的前半年,记者常常在深夜被一阵阵轰鸣声惊醒,原来,这是各国使馆和附近住户的发电机共奏的“小夜曲”。在炎炎夏夜,人们或许能够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绝不惬意,因为巨大的噪音扰得人心烦意乱,导致一些家庭不得不经常使用蜡烛,时不时搞个“烛光晚餐”和秉烛夜读,浪漫是浪漫,但要付出忍受闷热的代价。

  电力供应不足,输变电设施落后,导致仰光的电压很不稳定,电器的损耗很严重。本报记者站最常损坏的“电器”是电灯泡。当下,一种中国产的用于保护电器的简易稳压电源成为仰光的抢手货。尽管有稳压电源,还是不能解决电力供应不足所导致的问题,家用电器被烧毁的事件不时发生。

  由于停电频繁,各式各样的发电机成为仰光街头巷尾常见的“标志性”商品,其中尤以印度街和唐人街拥挤的商铺门前为甚。尽管迷你发电机里冒着呛人的黑烟,却丝毫不影响每天的成交量——因为人们别无选择。

  电能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能源。在仰光这样的大都市用电状况尚且如此,缅甸其他地区的用电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电力事业的发展是缅甸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报驻仰光记者 李志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