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治理空气污染谁都不是旁观者

2011年12月09日 09:1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连日笼罩我国多地的大雾终被北风吹散,但对空气污染的担忧依然萦绕在许多人心间,空气质量监测标准问题依然是舆论热点。来自国家环保部的消息称,空气质量新国标公开征求意见结束,纳入PM2.5(细颗粒物)作为一般评价项目获得了普遍赞成。

  从绝大部分人闻所未闻到如今的家喻户晓,PM2.5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大雾天里,舆论围绕这个专业词汇如火如荼的大讨论,清楚地反映出公众的焦虑和期待。这些焦虑和期待也许不无偏颇,但已经成为当前空气污染问题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正因为如此,环保部门无论是发布数据,还是释疑答惑,既要明确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受制于发展水平和阶段,我们“自己跟自己比有进步”,更要想方设法,比如通过实施更高的监测标准来更好对接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以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慢慢改变公众“老不信”,并因为“老不信”而无限夸大主观感受同官方数据之间差距的习惯。

  虽然近来我国各地特别是大城市的雾霾和“伦敦雾灾”的污染源有很大区别,所造成的危害也远不可相提并论,但更高的标准,也许不那么好看但更加符合公众主观感受的数据,有利于倒逼空气质量的改善。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湛蓝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最终是治理出来的,而不是监测出来的,更不是愤愤然质问几句“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就能从天上掉下来的。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对于城市化不断提速,城里的人越来越多、房越来越多、车越来越多、资源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的中国来说,治理空气污染,要提高标准、要信息透明、要“坐而论”,但更要“起而行”。这个“行”的过程,谁都不应是旁观者,政府、社会、民众都要投入其中。

  大量数据表明,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物、工地扬尘等是北京等大城市雾霾的主要来源,其中机动车尾气“贡献”最大。必须承认,我们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陷入了令人苦恼的两难:一方面,很多人都想把发达国家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方式从银幕上一下子搬进自己的生活,都在为开上好一点的车、住上宽敞一点的房以及获得更多的生活便利而奋斗。另一方面,很多人把PM2.5挂在嘴边,拥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时间似乎成了压倒性的愿望。这种苦恼,不只是某个城市、某个地区的苦恼,也是整个中国成长中的苦恼。

  让大家都在蓝天下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不是简单的事,也不光是政府的事。空气污染,人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可能是施害者。我们都有发牢骚的本能和权利,也都有为更多蓝天做点什么的责任和义务。治理空气污染,政府有责任制定更管用的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公共交通政策;各企事业单位有责任审视自己的行为,类似于两大知名高等学府拖全市后腿,几经劝阻至今仍在烧燃煤锅炉这样的事应该越来越少发生;而市民也有责任放下一些抱怨,“从我做起”寻求改变,因为现在不少痛骂空气污染的人,自己正有着这样那样浪费的习惯,样样跟蓝天白云的目标背道而驰。只有人人行动起来,关注点从PM2.5转移到大家一起节能减排、减少PM2.5上来,我们的空气才会更清新,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才不会引发那么多纠结和猜疑。

  毛颖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