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节能灯遇冷 69.7%的人认为要帮民众算清经济账

2011年12月13日 08: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漫画:ysc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到2016年普通白炽灯将彻底退出市场。不过,一些消费者认为节能灯太贵,宁愿选择白炽灯。有人指出,这其实是消费者没算清经济账,节能并不会增加成本。

  到底该如何算这笔节电经济账?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一项题为“节能灯真的节能吗”的调查显示(1655人参与),84.8%的人认为,节能灯“遇冷”是因为价格太贵。受访者中,“70后”占38.6%,“80后”占35.9%。

节能灯遇冷说明了什么

  据《法制晚报》报道,中国是白炽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5亿只和10.7亿只。如果把在用的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

  调查中,85.7%的人表示愿意使用节能灯。66.5%的人支持白炽灯退出市场,但也有13.2%的人反对,还有20.3%的人表示“不好说”。

  据人民网消息,近期国内一些生产白炽灯的厂家销量暴涨了近6倍。《扬中快报》11月28日报道,4个月来,江苏省扬中市4万余只节能灯泡只卖出不到500只,销售情况比预期差很多。

  节能灯“遇冷”原因何在?“价格太贵”成为首要原因,84.8%的人选择此项。47.1%的人表示是因为“光照强度不够”,37.3%的人认为是“供选择的灯光颜色不多”,21.8%的人表示“习惯使用白炽灯了”。

  家住安徽农村的王海全发现,节能灯在农村使用得比较少,他觉得原因有:节能灯照明范围小,不方便在外面干活用;农村灰尘大,那种螺旋式节能灯不便清洁;看电视时只需一个30瓦的普通灯泡就够亮了。“大家都感觉节能灯划不来,节能不省钱,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节能照明专家廖海龙告诉记者,成本确实是老百姓考虑的首要因素。毕竟一个白炽灯一两元钱,一个质量不差的节能灯要一二十元钱。

  他介绍,前几年曾有地方政府推出“1元节能灯”,然而一名经销商告诉他,这批节能灯中大部分都被经销商买走了。因此,必须考虑如何让节能灯补贴真正落到老百姓身上。“另一方面,政府补贴并非长策。只有通过宣传推广,让大家真正认识到节能产品的好处,才是长久之计。”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