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自测PM2.5折射民意焦虑

2011年12月27日 09:1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南京环保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禁止对于空气质量或PM 2.5的民间监测,不过对监测出来的数据,官方绝对不会认可。(12月26日《扬子晚报》)

  关于PM2.5的监测公布,12月21日环保部亮出了官方时间表。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6年全国各地都要按照该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可是一些民间环保组织和志愿者,似乎已经“等不及”,要自己动手,监测身边的PM2.5。

  民间志愿者环保组织或个人资金有限,只能筹划购买简单的监测仪器,加之操作人员没条件参加专业培训,甚至没时间每天按照一定的规程选择时间、地点进行监测,所以民间监测的数据其可靠性、科学合理性,很难得到保证。然而,他们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呢?可以理解的是,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大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长期以来官方报告的“轻度污染”和“良好”,已失去公信,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形无法把握。官方的监测仪器或许先进,但是受制于光鲜政绩之需要的监测体系却“落后”了。

  因此,即使民间监测的PM2.5不准确,但是比“瞒着不报”或者“摆着不测”要好得多。上世纪90年代,国内就开始研究PM2.5的监测了,技术和设备早就不是问题,是地方政府环保政绩的压力,让PM2.5的监测超期“孕育”,迟迟不得“分娩”。

  如今,健康问题、环保问题成为大众的共同焦虑,只要有条件,他们就会行动起来,寻找自我保护、自我解救的路径。可以设想,如果民间志愿者有条件检测三聚氰胺、黄曲霉素、地沟油等等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即使民间监测的结果不准确,得到的数据无实际意义,但是民间的环保愿望得以表达,民间的环保力量会发生助推作用。我们看到,很多公益性活动在不断推出,主动少开汽车,提倡绿色出行,通过身体力行改善生活环境。  柏文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