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能源市场不是菜市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评论:能源市场不是菜市场
2010年01月06日 15:21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努力遇到了一个小挑战,这离哥本哈根会议闭幕仅仅一个月。4日,澳大利亚油气开发公司伍德塞德宣布,2007年9月与中石油签订的一份框架协议过期失效。这份协议原计划最早从2013年起,伍德塞德依托布劳斯天然气田,在15-20年内每年向中石油销售最多300万吨液化天然气。

  伍德塞德公司试图将这份协议的失效归咎于一个纯粹的商业问题——天然气无法按时开发。公司希望新建一个天然气处理中心,而壳牌石油等合作开发伙伴则希望将天然气输送到1000公里外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这个“争执”使得伍德塞德可以从与中石油的协议中体面地退出,因为2007年的框架协议中有这样的内容——协议是否有效取决于相关条件,包括天然气“最终的开发决定”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

  显然,伍德塞德搬出的依据是“最终开发决定”未能达成。但是,根据澳大利亚政府去年12月底的要求,这个“最终投资决定”必须要在今年5月以前达成。也就是说,伍德塞德为了4个月的延期,扔掉了一份价值400亿美元的长期合同。这是为什么?恐怕还是钱的问题。

  伍德塞德与中石油虽然只签了框架协议,却暗示已谈妥了关键内容——价格。近两年来,世界能源市场波动剧烈,能源供应商心猿意马并不稀罕。令人感到费解的是,在4日的声明中,伍德塞德一方面宣布与中石油的协议失效,另一方面又宣布与中国台湾地区在2007年11月签订的一份类似协议依然有效,并且宣布仍在与其它亚太地区客户谈判。这里似乎透露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味道。

  能源市场不是菜市场。菠菜这家买不到,马上就可以在另一家买到。能源市场不一样,没有人会在家里用这样两个炉子炒菜:这边烧天然气,那边烧柴。能源市场需要建立牢固的互信,只有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和长期互利,才符合供需两端的最终利益。

  中石油签下的这份天然气长期协议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项目,这是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在能源互信方面的重大努力,两国领导人都出席了这份协议的签订仪式,中方随后还宣布将向阿德莱德动物园提供一对大熊猫。如今,伍德塞德公司只用了61个英文单词就宣布这份价值400亿美元的协议束之高阁,恐将对中澳能源合作的互信度带来不利影响,也让人质疑发达世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中的诚意。(石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