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结束“煤烟型污染”时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成都结束“煤烟型污染”时代
2010年03月15日 11:22 来源: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历史性突破:

  曾经耸立在成都市区的高大烟囱陆续搬离城区,为成都市民换来的良好空气质量终于有了明显体现。记者昨日获悉,成都市2009年中心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的污染负荷首次低于二氧化氮,由原来仅次于可吸入颗粒物(即飘尘)的第二大空气污染物,首次降为二氧化氮之后排名第三的空气污染物。成都中心城区已由“煤烟型污染”时代,转入“煤烟、机动车排气、扬尘混合型污染”时代。

  下一个挑战:

  成都市区还要面对下一个挑战,即机动车的污染。数据显示,与广州等城市一样,成都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出现了增长的趋势。专家分析,氮氧化物浓度的增加与机动车快速增长有直接关系,机动车尾气污染将成为成都应对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障碍。

  二氧化硫污染首次低于二氧化氮

  最新数据显示,作为长期困扰成都空气质量提升的“顽疾”,中心城区二氧化硫的浓度均值已从2008年的0.049毫克/立方米,降至2009年的0.038毫克/立方米,低于2009年二氧化氮的浓度0.05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在空气主要污染物中的负荷比也以26.0%低于二氧化氮28.3%的负荷比约2个百分点。

  据了解,这是成都历史上空气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的负荷比首次低于二氧化氮,同时也由第二大污染物首次降为第三大污染物。

  专家介绍,由于许多工业企业大量使用燃煤锅炉,二氧化硫一直是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标志之一。二氧化硫的连续多年逐年下降以致最终“让”出第二大污染物的位置,也意味着成都煤烟型污染正在远去,已由“煤烟型污染”时代转而进入“煤烟、机动车排气、扬尘混合型污染”时代。

  企业搬迁、燃煤整治功不可没

  成都市环科院大气所所长张普分析,二氧化硫浓度的下降首先是其来源正在减少,这说明成都中心城区工业企业的搬迁和燃煤整治有了直接效果。据市环保局介绍,成都去年全面启动三环路内禁煤工作,对使用燃煤的3万余户居民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关停、治理燃煤电厂等,初步统计2009年成都减少燃煤使用量大约7.5万吨,仅此一项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0吨。

  市环保局人士称,近年来,成都不断推进工业企业特别是污染严重的燃煤企业搬离中心城区。尤其是2002年以来推动对东郊工业企业实施搬迁改造,“污染严重企业”成为市政府推动搬迁的首要对象。此外,对仍未搬离的嘉陵电厂实施最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派遣驻厂监督员、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

  据介绍,随着城东100多家工业陆续搬离中心城区,成都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逐年降低,并连续2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6毫克/立方米)。

  成都应加快迈向新能源时代

  “‘腾龙换鸟’的确给成都市区空气质量带来‘利好’。”低碳经济专家、省社科院研究员杜受祜说,成都从产业布局、工业企业调整搬迁上谋划城市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还应该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谋划。

  张普分析,由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静风频率高,日平均风速小、云雾多、湿度大、逆温出现频繁、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特别是冬季雾日多雨日少等,不利的气象条件阻碍了成都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因此,除了市区的企业搬迁、燃煤整治等给中心城区减少了大气污染源外,企业本身的能源也逐渐转向了清洁能源。否则,二、三圈层的污染物仍会影响成都的天空。

  张普认为,成都下一步要加快开发和应用新能源的步伐,而改变能源结构可作为治本之策。

  新闻链接

  成都在西南率先“转型”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发现,沿海如广州、上海等发达地区的空气污染多经历了一个二氧化硫逐渐下降直至“让位于”二氧化氮的过程,而成都在西南多个城市中率先使二氧化硫污染低于二氧化氮。

  据悉,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尤其对眼对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等。长期低浓度接触,可致使头晕、头痛、乏力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本报记者 祝楚华)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