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 出行方式需要哪些转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低碳时代 出行方式需要哪些转变
2010年03月15日 11:45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一词开始在全社会肆意流行起来。当油价高居不下、当蓝天与我们越来越远,环保变得那么的迫切和重要。

  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政府工作的关注方向。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3次提及汽车产业的相关问题,汽车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应对汽车社会到来出谋划策。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集团副董事长尹家绪——加速纯电动汽车产业化

  目前,世界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交通能源转型期,国内外车企在各自国家有利政策引导下,对电动汽车的投入空前高涨,以纯电动汽车技术为研发核心,预计2012年前后将迎来国际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一次高潮。中国应统筹从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方面,加快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建议加大对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企业发展;在纯电动汽车导入初期阶段,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差价给予较大幅度的补贴;给予电动汽车道路优先通行、停车场优惠、充电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出台电动汽车免征消费税、购置税等最优惠的财税激励政策,并对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自主创新企业给予减免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设计合理的出行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这次带来了他的提案《做好应对“汽车社会”到来各项准备》。

  李书福认为,欧美国家的经验表明,“汽车社会”到来后,城市扩张才真正开始。汽车对石油的大量消耗和环保的压力,车与人的矛盾随之也会日益凸显。

  他提议,成立中国“汽车社会”研究课题组;出台强制性燃油经济性法规,使新进入市场的汽车平均能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他还认为,公交优先应该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选择,而不是限制私人交通的。各城市应设计出合理的交通结构和居民出行方式,给居民以出行方式的选择权。同时,不应因一时基础设施不足,就简单地限制汽车消费。比如北京的尾号限行并不是根治的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加大扶持小排量力度

  在《建设低碳汽车社会,加大节能环保型高品质小排量汽车扶持力度》的议案中,王凤英表示:发展低碳经济,加大扶持节能环保型高品质小排量汽车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践行低碳模式的最佳途径。王凤英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更加持久、有效的小排量汽车优惠政策,包括制造环节、消费环节、国家部门政府采购环节等相关政策扶持,力促节能环保型高品质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并在全球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博弈中掌控话语权。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

  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表示:随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国家应该加强多部委合作、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

  曾庆洪表示,201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能达到7000万辆,但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汽车产业发展和客户利益的保障,也给社会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所以,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曾庆洪从“建立和健全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汽车维修准入门槛,并强化监管执行力度”和“做好汽车保险服务”两个角度提出了国家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的构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