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企纷纷涉足海工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业有待做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船企纷纷涉足海工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业有待做强
2010年04月16日 15:39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船舶企业,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总裁陈强日前透露,今年熔盛重工的海工板块将全面启动,并最终形成4个大项,包括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钻井平台;如同海上炼油厂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海洋工程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并称到2013年,海工板块目标产值将突破30亿元大关。与熔盛重工类似,国内传统意义上的船舶企业几乎都开始涉足海洋装备领域。TSC海洋集团董事长蒋秉华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玄机:“海洋工程装备热,主要缘于海上石油热。”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发展海工装备,不能停留在“壳”制造,不能重蹈造船业覆辙。

  转战海工装备

  “传统船舶企业进军海工装备领域已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有业内人士评价说。

  除了熔盛重工外,上海振华重工股份公司拓展海工装备市场的步伐也颇令业界关注。去年7月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订了22亿美元的海工产品订单,成为我国目前最大一宗海工出口产品销售合同。12月又与卢森堡MCS 公司签订总价为1.44亿美元的一艘铺管船销售合同。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上海振华重工股份公司2009年海工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85.49%,毛利率为30.85%,同比增长8.75个百分点。海工装备业务对公司毛利的贡献仅次于集装箱起重机业务。

  与此同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两大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简称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简称中船重工)也加紧在海工装备领域布局。两大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青岛海西湾和大连重工等制造基地,承建了以10万吨级FPSO和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为代表的高档产品,代表了中国海工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中船集团了解到,中船集团已经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内,将海洋工程打造成为公司支柱业务之一。 中船重工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中船重工已制定并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和《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海工总装修理产值同比增长12.2%,实现配套产值同比增长74.4%,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共有7座海洋平台集中交付。

  此外,如中集集团等企业也通过控股及其他方式纷纷涉足海工装备领域。

  多种因素交织

  在造船业受金融危机困扰之时,海工装备领域被看作是一片“蓝海”。江苏蛟龙重工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传统造船业进入下行周期,现在造船企业都期望通过海洋工程业务来挽救这一局面。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对造船业的影响,加速了传统船舶企业做出调整的步伐。

  船企转战海工装备的另一驱动力是较大的获利空间。据记者了解,海洋工程的毛利率可达30%,而造船业毛利率仅有18%左右。

  中船重工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利用率超过90%,未来几年将进入更新淘汰高峰期,这将直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的上升。以钻井平台为例,目前世界范围内有600至800座平台。现役的钻井平台中大多设计寿命为20年至30年,但是30年还在用的平台比比皆是,老龄化相当严重。

  也有行业分析师认为,目前我国不少有实力的企业正处于关键的战略储备期,这些企业在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业是上佳的战略选择之一。究其原因,海洋工程装备是一个既符合中国企业当前比较优势,又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与企业有着很强的匹配度。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