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侨乡泉州绘蓝图打造多彩小城镇

2011年03月02日 1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泉州3月3日电(孙虹 刘华杰)福建泉州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3日透露,2011年15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初步确定660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409亿元人民币,其中6个省级试点镇年度计划投资125.8亿元。

  作为镇建制的小型城市,泉州的小城镇特点可归纳为较强的产业依托、发达的交通体系、完善的城市功能、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对规模的人口聚集,以及较高的政府管理水平。

  目前,泉州共有南安水头,安溪龙门、湖头,晋江金井、东石和惠安黄塘等6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以及晋江磁灶,南安仑苍、罗东,惠安崇武,洛江马甲,泉港涂岭,石狮永宁,永春蓬壶,德化三班等9个市级试点镇,15个省级、市级试点小城镇中的大部分是著名侨乡。

  高起点 宜业宜居新天地

  让传统小镇走上新的时代轨道,需要一个契机,“试点小城镇”无疑就是一块“敲门砖”,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15个试点镇各展所长,积极邀请国内外高资质的设计队伍,定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并策划生成和推进一大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支撑。

  不论是利用滨海优势,沿着美丽的海岸线起笔,以蓝色为主色调描绘发展蓝图的金井、崇武和永宁;或者依靠红红火火的工业,打造现代化特色产业基地的水头、磁灶、东石、仑苍和湖头;还是用天然的绿色描画生态旅游城镇的龙门、黄塘、罗东、马甲、涂岭、蓬壶、三班,一片片曾经沉寂的土地迅速铺开恢弘篇章。

  截至去年底,晋江金井、南安水头和安溪龙门3个省级试点镇共完成投资86亿元人民币,其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完成投资比例等各项指标均位居福建省首位。

  据悉,2011年第一季度前,15个试点小城镇将全面完成各项专项规划及启动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巨变,源于当地小城镇的建设。如今,越来越多的标志性建筑在南安水头、安溪龙门、晋江金井等省级、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中出现。透过一个个新地标、一幅幅新“画面”,我们看到了试点镇未来的新希望。

  文化体现城镇“软实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泉州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重要一年。除了提升规划管理、提速项目建设、提效体制机制外,提高层面品味也被列入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思路中。

  小城镇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以农民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既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使群众真心诚意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要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目标,做好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旧村居改造三篇文章,确实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是一个城镇的个性、气质和魅力,体现着城镇的“软实力”,也是衡量城镇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各试点镇将进一步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要重视小城镇在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挖掘各类文化遗产,整理小城镇的地方史志,保护和宣传历史文化遗址和名人故居,以文化培养群众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仅如此,15个试点镇还将以继续开展好“绿色乡镇”及“家园清洁”活动为契机,着力改善镇容镇貌,创造优美环境;继续保持城镇范围之外的农业、生态环境不被蚕食,从而形成城乡边界清晰、周边生态保持良好、城镇中心逐步繁荣的小城镇的环境特色;继续合理把控城镇范围内的用地结构,保证公共空间和绿色系统的比例更加宜人;继续用特色树立品牌,用环境营造先机,营造有别于大城市的风貌特征,建设一批各具风情“滨海城镇”、“宜居山城”。

  以普遍较快增长的农民收入为落脚点、以完善的文化功能为保障、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特色,未来的泉州小城镇,将成为更加温馨惬意的新家园。

  多渠道 破解融资瓶颈

  城镇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在求解“钱从哪里来”问题上,泉州正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新模式。

  据悉,泉州市财政对15个试点镇下拨了4500万元人民币的专项补助资金,安溪、晋江、石狮、南安等地每年对试点镇的专项补助基金均超千万。

  此外,各试点镇纷纷成立小城镇建设融资公司及招商工作组,资产化注资、市场化引资、社会化融资等多种投融资模式齐上阵,以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确定专人密切跟踪有投资意向的企业项目,采取BT、BOT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和经营,有力缓解了资金需求大的难题。

  一项项扶持政策和灵活措施,为泉州小城镇的腾飞插上了强劲的翅膀。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与中国银监会泉州监管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泉州市试点小城镇建设金融配套服务方案》的通知文件。

  文件中指出,为提高泉州市试点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水平,破解试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将建立金融服务试点小城镇建设的新机制,加大金融资源在试点小城镇的倾斜与集聚,并创新适合小城镇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等。

  泉州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的倾斜支持,不仅破解了试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还有利于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泉州即将新增6个市级试点镇。”据该负责人介绍,新增的这批市级试点镇将在5月份之前完成镇区总体规划的调整或修编,8月前完成专项规划及建成一个规划展示厅,并尽快生成一批项目,确保在年底前建成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并启动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