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深汕特别合作区46项目落户 探出区域合作新模式

2011年07月31日 15: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汕尾7月31日电 题:深汕特别合作区46项目落户 探出区域合作新模式

  作者 宋秀杰 童身贵 康孝娟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深圳与汕尾,一富一穷两个互不相连的城市开展“飞地”合作的产物。因其特殊性和创新性,引起众多海内外巨商关注,目前已有46个大项目落户该园区。由此,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为珠三角区域合作探出新模式。

  汕尾市市长郑雁雄对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直言,汕尾将成为今后的深圳宝安区和龙岗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并称合作区可让深圳、汕尾、海丰、合作区下辖的鲘门等和广东省实现“五赢”。深圳两届领导班子都大力支持,发展合作区的决心不改。

  郑雁雄说,一直以来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合作方式引来不少议论,坐拥粤东第一长海岸线和粤东第一土地资源的汕尾却尴尬沦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许多民众对历史上汕尾的文明度、干部执行力、合作实力等方面无信心。但汕尾的今天与历史已不可同日而语。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亲赴汕尾视察并要求汕尾把发展落后的“尾巴”砍掉。今年1月,汪洋寄语汕尾要争当广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

  “这足以证明,汕尾并非‘烂泥扶不上墙’,完全有后来居上的增长魄力。”郑雁雄说。

  据悉,深汕特别合作区建立实属不易,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面临了诸多曲折和困难。为了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汕尾曾先后挡住了惠州市惠东制鞋业和东莞大朗镇毛纺产业转移过来。直至2008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到汕尾考察后,提出合作区构想,正式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

  郑雁雄说,在探索中面临用地指标、机制创新等问题都将考验两地干部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在建设上,通过创新采用BT投资合作模式,中国泛华建设集团前期投资30亿元人民币打造园区基础和公共设施,破解起步期资金紧缺难题,厂房、排洪渠、污水处理厂、市政道路和土石方平整等建设项目相继动工,为项目投资建设赢得了时间。

  谈到规划,郑雁雄市长心中亦有一盘活棋:鲘门发展特色旅游区,南部填海区为临港工业区,以新能源、精细化工、临港工业为支撑;西部的鹅埠主要是高端产业区,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新产业为特点;北部的赤石为生态建设区,主要发展生态屏障、生态旅游、会议研发等。

  据悉,从提出“深汕特别合作区”构想到今年5月21日合作区挂牌成立,资本、技术、人才强劲涌入。该合作区已引进中关村(汕尾)科技园、灏芯微电子、天洋太阳能光伏、科亮特环保电池等46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63亿元人民币。

  郑雁雄表示,为了表现合作的最大诚意,汕尾愿把70%的产值和一半收益归深圳,愿意把经济权限归深圳,自己承担社会管理责任。在这个合作中充分以深圳智慧、经验和品牌为主导。

  据悉,到2020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成为GDP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重要增长极,进而发展为GDP超过5000亿元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萍】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