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山东唯一辛亥烈士陵园 安眠齐鲁23位仁人志士

2011年10月10日 13:49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是一个安静的所在。浓密的树丛将这里和一墙之隔的喧嚣隔离,只有啁啾的鸟鸣打破这里的寂静。在这里,安眠着山东23位为推翻清王朝及讨伐袁世凯复辟、反抗军阀暴政而牺牲的志士仁人。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在一个雨天来到这里。

  从千佛山风景区西北门进入,记者沿着盘山路蜿蜒向东。雨中的千佛山显得清幽安静,随着路程的深入,行人也渐渐变得稀少。随行的千佛山风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千佛山东麓,平时普通游人很少踏足。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一面黑色花岗石影壁映入眼帘。上书“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9个大字,背面刻有《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重修记略》。《记略》高度赞扬和评价了烈士的光辉业绩,是1983年济南市人民政府重修陵园时所立。

  陵园为南北纵向,顺山势建成。影壁南为墓区,安葬着23位辛亥革命烈士。主墓三座,呈品字形布局,正中是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人、山东辛亥革命领袖徐镜心之墓,东西两侧分别是老同盟会员刘溥林、薄子明之墓。三墓为长方形,墓碑在墓室之后,墓体造型简洁,翠柏掩映之下,庄重肃穆。其余20人的墓室安放在两侧柏林间,形制相同,规模略小。在这里让我们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列出:东边的10座墓,由南至北为王永福、陈成功、张同普、庄维道、王致盛、秦明堂、何凤翱、赵金漳,另有无名墓两座;西边10座墓,由南至北为刘汝巽、班麟书、邹斌元、吴廷勋、王鸿策、史得金、朱锡庚,另有无名墓3座。

  沿石阶攀到最南端,就是陵园的主体建筑----纪念塔。塔为四棱锥体,高6米余,淡红色大理石砌成。碑的北面,刻有“山东革命先烈公葬纪念塔”11个大字,系国民党元老、山东滕县人陈名豫书丹。

  早在1905年,山东50余名留日学生,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其后,陆续回国,在山东地区进行革命活动,与清王朝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袁世凯篡权后,山东的同盟会员及革命人士惨遭杀害。为表怀念,人民把他们的遗体安葬在这里。陵园始建于1934年。抗日战争前夕,陵墓中断建设,只建成了纪念塔和部分墓室。1979年陵园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前,管理处对整个陵园进行了提升改造。纪念碑、纪念塔、墓碑上的碑刻全部用纯金金箔贴了一遍,能保持长期不褪色。同时对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人徐镜心等烈士的墓碑、影壁进行了全面清洁。墓区的23座烈士碑也做了加固、整修,铺设了林间小道,并和盘山路相连,方便人们瞻仰。

  千佛山风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此处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国内而言,这里也是维护较好的陵园之一。陵园是济南市十大革命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清明节,附近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前来扫墓。今年以来,来陵园凭吊英灵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