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西部:奇石异景让人叹为观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海南西部:奇石异景让人叹为观止
2009年11月05日 16:39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石花水洞奇异景观吸引游客。苏晓杰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时而湍急,时而宁静,沿着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的南尧河往东方猴弥岭逶逦而行。仿佛天然画卷,一幅“十里壁画长廊”绵延不绝:由于具有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特质,石壁陡峭如削,色如霞光,其纹路肌理仿佛泼墨上去,组合成一幅幅千奇百怪的图画,令人叹为观止。

  不同于东部,海南的西部拥有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由此形成的溶洞、奇石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在椰风海韵和热岛凉山的“蓝”“绿”吸引外,西部更多了一种粗犷、大气磅礴的缤纷五彩,更多了一份历尽沧桑的阳刚之美。

  石花奇景绚烂多彩

  石笋、石竹、马牙石、石旗、石瀑布、石舌、石桥,几乎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形态之美,在石花水洞里都能找到。带着140万年前的气息和容颜,石花水洞总能给人以惊喜和层出不穷的发现。

  石花水洞位于儋州市,是海南第一家省级地质公园。1998年,八一农场进行石灰石采掘时,在英岛山意外发现了这个溶洞。次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专家考察后认为,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罕见的石花溶洞,形成于140万年以前,并建议将其命名为“石花水洞”。

  石花水洞由旱洞和水洞两部分组成,总长约5公里。

  旱洞长约2公里,已开发的仅550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等极具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地质景观和遗迹,旱洞中部之顶,分布着大约1010平方米的国宝级奇品——卷曲石,它们或白玉色棒状,或卷曲状,或豆芽状。关于卷曲石的成因,目前仍是一个谜。中国溶洞协会有关专家考察认定,这种卷曲石并非水滴形成的,目前只在美国、罗马尼亚、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发现过。但石花水洞的卷曲石,从面积、形状上都是中国首屈一指,堪称世界一奇。

  水洞长约3公里,洞道系统复杂,洞内布满石花,奇景美轮美奂。一巨大钟乳连接洞顶和洞底,有如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地下河内惊现极为珍贵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坐船从地下河走出,宛如游览龙宫,极为神秘;洞外怪石林立,有些怪石上面附着一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令人称奇的是,石花水洞与其他溶洞颇为不同。目前所发现的所有溶洞均为由上而下滴水形成,但经中国溶洞协会的专家考察认定,石花水洞是经过由下而上的蒸汽作用形成,这一结论也使石花水洞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观。

  热带熔洞地下仙宫

  南尧河边有一条绿草轻覆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直通一个石灰岩大熔洞。远远望去,这个大熔洞更象一块黑乎乎的巨石,掩藏在枝蔓和杂草中。这就是西部闻名遐迩的皇帝洞。

  沿着天然形成的石阶蜿蜓而上,眼前有一道人工砌成的石墙。1932年,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第二次进入海南黎区调查就曾踏访过皇帝洞。他在《海南民族志》里这样写道,“洞穴内有钟乳石、石笋、钟乳石台地等组成的美丽钟乳洞,在暗处可能有许多蝙蝠。在洞穴的入口处有明显的是为了加固而用人工劈石砌成的石壁堵着。荷乐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人砌成这些石壁的? ”

  今年7月,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副书记王青曾陪同海南日报记者探访皇帝洞。他讲述了一个有关皇帝洞的悲壮传说:古时,皇帝梦见海南将出一个黎族皇帝,遂派重兵南下围剿。黎族首领和他的母亲率众退守皇帝洞,凭借洞中有洞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历史总是以惨烈的方式收场,黎族首领最后阵亡皇帝洞,留给族人一个悲壮的梦想。

  钟乳成林的皇帝洞内,空间开阔,形似大殿。说来也奇,洞内还真有钟乳形成的“宝座”、“中国版图”,形似金鸡的版图右下角,惊人地有凸出两块小石——“海南”、“台湾”,巧夺天工。沿铁梯爬出皇帝洞,才发现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山的那一边,还有个巨大无比的皇后洞,也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皇帝洞,刚才走过的是下皇帝洞。在这个“真”洞的石壁上,兀地突出一块平坦的巨石,当地人称“龙床”。皇帝洞的史龄,据考证超过“盘古”。考古专家曾在这里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单肩石斧、双肩石锛、贝壳和鸟骨化石,还有青铜时代的泥质印纹红陶、瓮、罐残片等。

  在王下乡大炎新村西面,艾劈岭之南,还有一个鲜为人知却蔚为壮观的地下宫。1999年,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和唐玲玲伉俪曾首次探寻过地下宫。唐玲玲教授回忆:“沿着地下宫曲折的洞壁往里转,攀沿着峭直的粗笨大木梯一层层往洞底爬下去,旋又钻进山洞里的岩石与洞底地面相隔不到一公尺的缝隙,一个幽暗宽阔的广场突然展现在眼前。里面钟乳石或向下倒垂,或腾地耸立,形状各异,让人随意去想象。”

  其中,第三层洞厅或洞壁上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类沉积物形象斑杂,色彩多样,有褐色、灰色、黑色、灰白色、白色。旅游规划专家林鸿民认为,造成喀斯特沉积物的多种色彩,是由于该地石灰岩为薄层含泥质灰岩,成分不纯,经地下水溶蚀后析出成份不同,最后沉积物呈现不同颜色。

  天赐美景!我们不由赞叹,因长年的相对封闭,这里真真正正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世外桃源。

  海蚀火山龙门激浪

  大约6500万年—1万年前,一股岩浆突破地壳封锁,在海南岛某处冲出地面。烈焰飞天、山呼海啸的猛烈爆发过去后,大地恢复平静,留下了多处海蚀火山遗址。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洋浦经济开发区至临高数十公里海岸上,那一片片半风化的火山岩怒烧着,火红火红,与澎湃的海水交相辉映,景色壮观慑人。

  “龙门激浪”便是一个典型的海蚀火山遗址:来自峨蔓岭的渣状熔岩流到此处时,冷凝成为渣块熔岩,后经海浪不断侵蚀,造成底部岩石垮塌,只留下一个穹隆形状的熔岩穹门——龙门。穹门高30多米,宽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隔着“龙门”向海望去,大面积的黑色火山石散布海滩,不少岩石被青苔覆盖,微微泛绿。

  “龙门激浪”得名于明代。据《儋县志》记载,明代黎族首领符南蛇组织黎汉灾民起义失利后,起义军余部曾守于此,“忽山忽海”,神出鬼没,同官兵周旋10多个春秋。前清拔贡陈有壮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漫道艰难惊蜀道,吾乡仍有险途多。”诗中写景含情,耐人寻味。

  临高的百仞滩,也是一处典型的熔岩流滩。滩中多奇岩乱石,千姿百态,远望象人头聚簇,因而又叫“百人头滩”。因多次火山喷发,熔岩流覆盖的厚度各不相同。如今,文澜江江水拐道,滩上干涸,只留巨石遍谷,颜色从黑到红,从黄到灰白。

  洋浦港至峨蔓湾之间,有一块高近6米、直径约2米的石头矗立海边,当地人叫它“黑神头”。每当退潮时候,黑漆漆的石块,好象一只竖起的大拇指。这是一处海蚀火山颈,为火山锥体的一部分,常出露于火山锥中心。焦炭般的质地,纵横交错的裂痕,顶部由火山石和火山渣堆积,下部为玄武岩构造,柱上3个数米高的三层海蚀穴格外显眼。

  当一切归于平静,生命又悄悄萌发。这些古老的遗存依然保持得原汁原味,因古老而醒目,因独特而张扬。

  千年盐田干冲遗痕

  在岛西,人与石头作斗争的痕迹并不难寻觅。也许,因为土地珍贵,人们将石头凿平变成“田”,在“田”里保留着古老有晒盐方式。

  晒盐的方式简单而原始。人们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

  直到今天,洋浦的千年古盐田依然活跃着一群以晒盐为生的老盐工。这片古盐田有750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传说是从福建莆田迁移而来的盐工所造。当年,他们来到海边查看起灶制盐的地势时,无意中发现这里的浅滩石头经过海水浸泡和烈日暴晒后,留下一片白花花的东西,顺手捡起放进口中一尝有咸味儿——这就是盐。往日“煮海为盐”的盐工们这可乐坏了,于是他们凿石为槽,用之盛放海水,再借助烈日暴晒,开创了日晒制盐的先河。

  从盐田村边向海边望去,大小不一的黑石头,高低错落,十分壮观。它们的表面,都已被凿得平平整整,边上留下一两厘米高的槽沿,槽上面铺着一层白花花的海盐。当地人说,这里一共有7000多块晒盐的石槽,也叫“干冲”,每个盐槽都是由1米多长的“龟石”打磨成,有圆形、椭圆形、菱形及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大的直径一两米,小的几十厘米。这些盐槽的摆放很是讲究。高低错落就是为了充分利用阳光。

  时光流转,远去的已然远去,留下的依然留下。在岛西仅1.3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竟拥有如此多样化、高密度的地质地貌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原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在海南独树一帜,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有的。如何高水平策划、高起点开发,使这些蒙尘的资源禀赋重焕光彩,是海南西部不能推却的历史责任,也是催动我们激情奋进的动力。 (高虹)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