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1833座碉楼 广东开平申遗续写侨乡传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坐拥1833座碉楼 广东开平申遗续写侨乡传奇
2010年04月06日 17:40 来源:上海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7年6月28日,经联合国相关组织批准,广东开平碉楼获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据了解,“永庆楼”是保存比较完好的碉楼之一,那里所有的窗户都用钢板封挡起来,碉堡的味道十分浓郁。 中新社发 王磊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月26日,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自力村碉楼迎来了广州1000名亚运志愿信使。在碉楼之间,亚运志愿信使身穿橙色衣服,共同拼出“羊形”巨型广州亚运标志,祝愿广州亚运成功举办。

  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将伴随亚运会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坐落在珠三角西南面的开平,人口仅68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却有75万之多。这里不仅是名副其实的侨乡,因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独特建筑碉楼,又被誉为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

  1833座碉楼演绎异国风情

  历史随着潭江穿过这座开平小城,悠悠岁月,在一幢幢碉楼的身躯上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行走在开平市城镇乡村,一座座高大坚固、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筑随处可见,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也有两三座,连绵数十公里,蔚为大观——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当时,战乱频繁,匪患猖獗,而开平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所以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华侨回乡,也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

  后来有华侨突发奇想,开始尝试修建碉楼,以抵御匪患。效果居然十分明显。此事一经传出便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就这样,碉楼林立遂成为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碉楼的建造,一般都是在海外设计好图样,带回国按图施工的,所以,碉楼有古罗马碉堡风格的、有欧陆式的、有中世纪英国式的、德国堡垒式的、土耳其伊斯兰教式的等等,五花八门,由此可见当时我国侨胞遍布世界各地。经过七八十年的风雨洗礼,开平的碉楼像一帘幽梦沉睡在乡村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与感慨。

  这些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成为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这一座座碉楼,也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2004年,开平碉楼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开平市各级党委、政府投入1.368亿元,进行文化修缮和环境整治。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一道道原本荒废的景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成为了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以世界各国建筑艺术总汇而著称,反映了侨乡文化的超前性和创新性,在中国乡村建筑史上堪称奇迹。

  申遗续写侨乡传奇

  早在16世纪中叶,开平就有人乘木帆船远渡重洋,到南洋群岛和南北美洲谋生。开平华侨名人辈出,如与陈嘉庚齐名的著名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司徒美堂;追随孙中山革命、曾任兴中会副会长的邓荫南;在广州红花岗就义前与陈铁军举行“刑场上的婚礼”的广东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周文雍;为家乡建设捐款近1.5亿元的当代名人利国伟等。

  “在侨乡开平,华侨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开平市委书记赵瑞彰这样说,开平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文化经济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此外,在开平,衣锦还乡、叶落归根的意识早已根深蒂固。在这里,为客死异乡的亲人举行招魂仪式的传统由来已久,至今保留。身在海外,心系家园,侨乡的儿女永远也离不开故土的“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侨乡儿女回到开平寻根,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家乡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2005年,78岁高龄的“立园”园主谢维立的女儿谢丽娟也回到了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开平。2007年4月,铭石楼楼主方润文的孙子方元亨回到开平。已故的方润文当年耗资十万两白银,修建了著名的“铭石楼”。

  申遗成功后,海外开平乡亲纷纷捐款捐物,或是把自家的碉楼交由政府托管,在珠三角西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侨乡传奇。(王晓波 肖建)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