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古稀夫妇看护26只扬子鳄近30年 当孩子照顾(图)

2010年12月31日 11:3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扬子鳄正在冬眠。
76岁的张金荣和老伴韩秀英一起看护扬子鳄已经足足27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76岁的张金荣和老伴韩秀英一起看护扬子鳄已经足足27年。

  最新的野外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存野生扬子鳄仅152条,数量首次出现少量回升。

  在世界上现存的23种鳄类中,扬子鳄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被生物学家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然而,近代以来,随着湿地面积不断缩减、有效食物链屡遭破坏、工业化进程迅猛推进,野生扬子鳄却陷入了极度濒危的境地。

  早在30年前,我国就开始了拯救扬子鳄的专项行动。近日,本报记者在安徽调查采访时发现,尽管人工繁殖、野外放归等努力取得突破性成功,但扬子鳄在野外的重新兴盛,仍然遭遇了诸多难题。

  12月15日,一场大雪过后,“藏身”于安徽宣城夏渡林场的中国鳄鱼湖雪白一片。每年10月下旬,扬子鳄便开始进入冬眠。此时,这个国家AAA级风景区显得格外冷清,10000多条扬子鳄趴在室内一个个两三平方米的水泥池子里,安静得没有一点声响。

  扬子鳄已经超过万条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扬子鳄种源基地。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便设在中国鳄鱼湖。1979年,研究中心建立以后,野外搜罗来的212条鳄鱼,被用来人工繁育研究,经过30年的努力,人工圈养的扬子鳄如今已经超过10000条。

  刚进研究中心的时候,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养殖科的夏同胜说:“这可比带孩子要费心多了”。

  选好受精卵后,接下来就是孵化了。夏同胜表示,野外孵化从7月开始直到9月出壳,一般需要70天左右,室内则仅需55天。随着人工孵化率的提高,近年来中心每年繁殖约1500条。

  等小鳄鱼慢慢长大后,会被转移到人工池塘。在研究中心,大大小小的人工池塘有十多个,饲养员会在池塘里放入鱼苗、螺蛳、河蚌,还会定期给它们投放食物。每周,这样的投食要进行三四次。一般情况下,扬子鳄非常耐饿,即使一个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每年4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扬子鳄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为期半年的活动期。中心里最大的水塘约2亩,按标准其实只能容纳14条扬子鳄,目前却生活着450多条,已严重饱和。

  五大原因致扬子鳄濒危

  扬子鳄学名叫鼍,又称土龙、鼍龙、猪龙婆,因为主要生活在古代扬子江一带,扬子鳄因此得名。20世纪初,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江苏、湖南、湖北都有扬子鳄生活栖息。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朝林介绍说。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扬子江一带的支流湖泊、沼泽滩涂,还到处有扬子鳄出没。

  那么,扬子鳄为什么会很快便陷入了濒危的境地呢?对此,王朝林表示,主要有5大原因:人鳄争地导致扬子鳄栖息地丧失、消灭血吸虫运动累及扬子鳄生存、工业污染造成食物链断裂、人类捕杀行为的影响和来自天敌的威胁。王朝林介绍说,在野外环境中,扬子鳄的成活率非常低,只有2%左右。

  记者了解到,扬子鳄祖籍是芜湖的清水河。约100年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河漫滩,沿青弋江和水阳江两侧连绵数十里,人烟稀少,河漫滩上到处可见扬子鳄。20世纪初,从长江北岸陆续迁入居民直到清水河畔,围圩造田使河漫滩逐渐变为农田、村庄和道路,扬子鳄的栖息地迅速锐减。而由于扬子鳄咬吃家禽,又打洞造穴,破坏了圩堤、沟塘和庄稼,老百姓“见鳄杀鳄、见巢毁巢、见蛋砸蛋、见洞堵洞”。上世纪50年代,为消灭血吸虫病,人们使用剧毒消灭钉螺,进一步威胁扬子鳄的生存。此后近50年来,清水河里再也听不到鼍声响起。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孝兵教授说:“其实,扬子鳄对栖息地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有连续的类似沼泽地的小湿地,他们就能存活”。

  当家园遭遇人类活动的破坏,扬子鳄的数量开始迅速锐减:上世纪50年代,6省一市广泛分布;到70年代,江西境内绝迹;80年代,江苏境内绝迹;90年代,浙江境内也几乎绝迹……200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扬子鳄列为“极度濒危”等级。

  1982年,安徽省以其南部丘陵地带5个县区的水稻耕作区和林场为基础,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设13个核心保护点。

  古稀夫妇与扬子鳄相依为命

  张金荣今年已经76岁,他和老伴韩秀英一起看护扬子鳄已经足足27年,跟扬子鳄之间的关系亲如父子。

  这个最小的保护点,成为了最为知名的保护点,也是野生扬子鳄数量最多的保护点之一,目前共有26只。

  1985年,张金荣夫妇从家里搬出来,在池塘边的甘蔗地里搭建了一个小窝棚,从此与扬子鳄“相依为命”。平常,老夫妇俩淘米洗菜都在池塘边,经常将鸡鸭的内脏、小鱼小虾扔给鳄鱼吃。久而久之,这里的鳄鱼似乎熟悉了张金荣夫妇的声音,只要他们一呼喊,就一窝蜂地出来抢食。

  在张金荣夫妇的悉心照料下,长乐村保护点野生扬子鳄的家族越来越庞大。曾经有人想要以500元一只高价购买鳄鱼蛋,但全部被张金荣严辞拒绝。

  南陵县保护站的许建民告诉记者,保护区每年会给护鳄员一定的经济补助。不过,这种补助金额很少,一年仅960元的补贴。张金荣夫妇有4个子女,生活不成问题。让许建民为难的是,老夫妇年事已高,“以后,谁来接班呢?”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已经出现了少量回升。中国现存野生扬子鳄的数量为152条。

  野化是否成功要看2015年

  从2003年6月开始,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开始扬子鳄野外放归。目前,6次野外放归让36条扬子鳄重返大自然,其中,33条都在宣城郎溪县高井庙林场。

  记者了解到,野外放归其实并不那么简单,需要做许多准备。王朝林表示,并不是所有人工繁殖的扬子鳄都可以进行野外放归,“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年轻健壮的扬子鳄,在通过兽医学检查后,再抽取血样进行DNA检测,防止近亲配对。然后,我们还要在每条扬子鳄身上注入电子芯片,作为它的终身身份证。通过层层遴选的扬子鳄将被投放在野化驯养基地进行野外驯化,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王朝林说,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野外驯化后,工作人员会将这些扬子鳄抓上来,装上无线电发报机,再投放到野外放归点。野外放归后,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将对它们进行巡护监测,通过接收无线发报机的信号,了解它们的野外生存情况。“从2003年第一次野外放归,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有扬子鳄死亡,而且都在产卵,说明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王朝林高兴地说。

  郎溪县保护站站长王宏根介绍说,2008年,林场划出52亩地,完全按照扬子鳄习性需求建立了野化区,一共8口池塘,前后共投放了215条扬子鳄,到目前为止已经产下15窝蛋。2009年开始,又建了一个新野化区,也是8口池塘。2010年6月,保护区又投放240条扬子鳄进行野化。

  2008年,野外放归的扬子鳄首次产卵,一共有19枚蛋。那么,这是否表明野外放归已经获得了真正成功呢?对此,王朝林表示,目前只能算是初步成功,“是否成功有一定的标准,那就是放归的扬子鳄不仅适应了野外环境,而且能定居、产卵,后代还能再长大、再繁衍。等到第一次放归的扬子鳄孙子出生了,我们就可以说这条扬子鳄真正放归成功了。由于雄性扬子鳄需要7年才成年,雌性则需要9年,所以,最快我们也要到2015年才知道最后的结果”。

  栖息地难题和生态补偿空白

  然而,扬子鳄回家之路依然很漫长。 2009年,保护区的面积缩水一半多,从433平方公里调整到186平方公里。“如何解决栖息地难题,是扬子鳄种群生存必须面对的问题。”王朝林表示。

  最难解决的是栖息地土地所有权问题。即使是划定为国家级保护区的13个保护点,扬子鳄的保护仍然受此影响。吴孝兵教授表示,真正归属保护区管理使用的土地可能还不足保护区面积的1%。

  不仅如此,现存的13个保护点面积均过小,大多数保护点的扬子鳄仅有三五条,难以维持较大的扬子鳄种群的长期生存、繁衍和发展壮大。同时,各个保护点分布在不同地方,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不利于扬子鳄的迁徙,实现成片保护。这一点,让吴孝兵教授颇为担忧。

  那么,野外放归的情形又如何呢?目前,高井庙林场是扬子鳄野外放归最多的地点。然而,研究中心水泥池里有10000多条人工繁殖的扬子鳄,仅有这一个放归地远远不够。

  记者在宣城采访时,王朝林等刚刚完成一次寻找扬子鳄新的栖息地的旅程,“我们跑了安徽、浙江、湖南、湖北4个省,首选的栖息地就是安徽望江县的武昌湖”。据了解,当地政府很积极,中间的利益冲突却也在所难免,比如,直接利益受损的就是当地的渔业水产部分,因为如果确定为栖息地后,捕鱼肯定会受到限制。

  其实,利益之争也是扬子鳄保护中急需解决的另一大难题。王朝林说:“目前,这方面法律上还留有空白”,王朝林说。他表示,如有专门的生态补偿基金,就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将保护区周边的农田买断,或者对农民农田损失进行补偿等,可最大限度减少对扬子鳄野外生存的威胁”。(文/图 记者梁国瑞、吴红林)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