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山西一退休局长替人背债 打工10年还清39万欠款

2011年01月26日 14:49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无债一身轻,现在每天黑了终于能睡个好觉!”1月19日下午,阳光明媚,在运城市区槐东路的一个小院里,今年66岁的夏县人胡丙申笑着说。坐在一旁的妻子王金梅,注视着老伴的目光同样满含笑意。

  小院内是一栋二层小楼,老胡夫妇住在西头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里,简易床,两张书桌,两张椅子,两床被褥,屋内显得空空荡荡。胡丙申说,这是他和老伴打工的寄居之所兼打工地。小院巷口,就是红红火火的沿街门店,老板们都亲切称呼胡丙申“老胡”。老胡不仅被这里的门店老板和服务员所熟悉,其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运城人熟知。

  人们关注他,不在于他曾是夏县三个较大乡镇的“一把手”,不在于他曾担任夏县民政局、乡镇企业局局长10多年,更不在于他从政30余年所取得的诸多荣誉和奖励……人们关注他,是他退休后,把他自己在局长任上为全县10多家乡镇企业担保,从信用社或熟人手里借贷的39万元死账坏账,全部用自己的钱归还。还债的钱中,有他的退休工资,还有他退休后开小卖部挣下的,还有他和老伴打零工的收入。

  到2011年元月全部还清39万元,用去了老两口整整10年的时间。运城有句俗话“伶俐保媒,憨憨保账”(“保账”意为给人借钱做担保)。胡丙申为什么这么“憨”?

  A “要借钱?让胡局长搭句话”

  1962年,年轻的胡丙申从夏县中学毕业。25岁时,他就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兼副主任,30岁就担任夏县禹王公社(今禹王乡)主任。此后,胡丙申历任夏县裴介镇党委书记、胡张乡党委书记、民政局局长,直到1992年。

  当时,国家陆续颁布一系列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夏县也同样力图大力发展企业,尤其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乡镇企业,以求经济振兴。谁来主掌乡镇企业局,至关重要,当时的夏县县委在确定这一人选时,讨论了4个小时,最终确定了胡丙申,时任县委书记黄喜元称赞胡丙申“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踏实肯干的作风,工作成绩和人品有口皆碑”。

  胡丙申回忆说,当时他认定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将来肯定也不会错;也因为他干过多年乡镇党委书记,有基层工作的经验,有好好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也有干好的信心。

  胡丙申到任后,先是骑上自行车下乡,把现有的乡镇企业摸了一遍,随后马不停蹄带着人马赶往乡镇企业发展火爆的苏南等地考察,“看完了,大家都说,我们的乡镇企业太少了,从质量到数量已经远远落后,而且,一旦错过发展机遇将无法弥补。”

  要发展乡镇企业从哪里入手?在和众多企业主促膝长谈后,胡丙申了解到,夏县经济不活跃,乡镇企业普遍缺乏流动资金,一些企业甚至因此陷于瘫痪和停产。

  找到了症结,胡丙申就设法去突破。“可是,当时的乡镇企业局是一无政策,二无职能,三无手段,没有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胡丙申回忆说。而当时对于乡镇企业,商业银行不优先放贷,乡镇企业的借贷主要是依靠农村信用社,为了给企业筹措资金,胡丙申又开始骑着自行车全县跑,到信用社做工作,为他调研过的企业跑贷款,有乡镇企业局局长出面协调,符合贷款条件的一些企业顺利拿到了急缺的资金,还在两家企业实在找不下担保,胡丙申在贷款担保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享受财政工资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可以做担保的。

  很快,很多同样需要流动资金的乡镇企业主找上了门,他们不仅仅是要胡局长出面到信用社贷款,而且开始一次次找到胡丙申,恳求他利用自己在当地的人际关系和威望,借贷民间资金。胡丙申四处走访老干部、建筑商,个体摊贩以及早期致富的村民,恳求他们把闲置的资金借给这些企业主。因为大伙儿对胡丙申能力、人品的深信不疑,短短数天内,69万元民间借贷就通过胡丙申流动到了夏县中草药加工厂、四辛庄肉联厂、禹王童装厂、城关钢木家具厂等乡镇企业。

  至今,一些乡镇企业主仍时常提及,他们找人借钱时,通常都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你让胡局长搭句话我就借给你。”夏县植物激素厂当时需要大量资金,但因为没有实物抵押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扶持,不得不转而向民间求贷,出资人让胡丙申搭话,该厂负责人就找到胡丙申,顺利借到5万元。“你让胡局长搭句话我就借给你”,这是出资人对胡丙申的信任,但胡丙申自然成为这十几笔民间借贷的担保人。

  当年的胡丙申没觉得有什么错,因为当时的他认为,没有哪个企业主愿意把自己的企业往火坑里推,都会努力经营。而且,他的行为得到了县里的肯定,在夏县全县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对胡丙申急乡镇企业所急,想乡镇企业所想,千方百计为乡镇企业筹措流动资金的举动,给予了表扬。

  B 无法归还的39万元债务

  那几天晚上,老胡现在想起来都不知怎么过的,他开始反反复复想,怎么给上门讨债的人追回欠款?

  老胡决定主动出击——带上债主去找借钱人,当面锣对面鼓,拟定还款计划,双方当事人签字画押。可连续二十多天起早贪黑四处奔波下来,除了夏县植物激素厂等极少数企业签订还款计划并如约履行外,大多数借款企业都已破产、倒闭,当初的企业主们有的亡故,有的不知踪影。钢木家具厂的老板解某意外死亡后,厂里财物设备早已被债主搬的搬,抢的抢;一家造纸厂的承包人张某逃债不知所踪,老胡打听到其可能跑回河南老家后,找到其家,不见张某,倒见张妻瘫痪在床,生计无着;中草药加工厂由安徽人郭某承包,老胡当初为其担保贷款5万元,此时老胡一直找到其安徽老家也没找见人;办风湿病专科医院的车某,如今因病卧床不起;开铁矿粉厂的曹某,因患脑血栓致半身不遂,老胡找到病房,家属乞求老胡不要刺激病人……

  深夜,老胡和老伴戴着老花镜,逐一核对债务清单,最后的数字让老伴王金梅愣怔着半天没回过神来:无法归还的债务有39万元!吃惊之下老胡又核对了一遍,没有误差,他说自己胸前一热差点吐出血来,本来他此时有心自己担了这些债务,可是这个账对他来说真是个天文数字。

  胡丙申当过三个乡镇和两个局的“一把手”,可是到他内退的时候,家里值钱的也就是一家人居住的小院,家里简单的家具和陈旧的家电也值不了几个钱。

  可否让儿女们搭把手解决危机?可胡丙申真是无法启齿,大儿子参军提干是自己奋斗的,跟他没关系,女儿至今仍是农村户口,王金梅曾经想让胡丙申给女儿安排个工作上班,却被他以“不能带头搞不正之风”顶了回去,从此以后王金梅再没提过,二儿子当兵复员回来时,胡丙申还是民政局局长,按说为城镇复员兵安置工作是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事,给二儿子安置工作顺理成章。王金梅提出此事后,不料又被胡丙申顶了回来,他认为自己身为民政局长,会有利用职权带头为亲属安排工作的嫌疑。儿女们几乎没有沾过他这个当官的爹什么光,凭什么要跟着受他当官的害?

  C “官”不当了,债主上门了

  乡镇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些经胡丙申说和、担保的信用社贷款、民间高息贷款,由于贷款人或贷款乡镇企业出现问题,眼看就归还无望了。胡丙申在位时,借贷矛盾虽然逐渐凸显,但出资人对还款尚有希望。

  2001年岁末,56岁的胡丙申从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的位子上内退。第二天一大早,到他家里讨债的人就来了一拨又一拨,都是当初他说和的民间借贷的出资方。来的人有的说话婉转,有的理直气壮,有的甚至嚎啕大哭。一连好几天,胡家人声鼎沸,客厅、厨房到处或坐或站都是人,该吃饭了,债主们没人走,胡丙申也没心思吃。天黑了,还有人坐着不走,硬要胡丙申给个说法。

  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家庭内部,家人原本对胡丙申给人借款担保的事就有看法。而事情最后证明家里人的意见不是白提的了,就连一向温和的老伴王金梅也数落胡丙申:“你瞅瞅,都干的什么傻事啊!”面对一家人的轮番责难,他哑口无言。

  当年,胡丙申在别人的贷款担保书上签下名字、给别人说和民间高息借贷时,他想到的是乡镇企业局局长的责任,为了一方天地经济飞跃的雄心壮志,可是他实实想不到会出现今天这样狼狈到无法收场的局面。工作三十多年,在外边,他正直、务实、亲民、清廉,在家里,他是儿女心目中的偶像,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但如今一夜之间声名狼藉。

  胡丙申说,那时,面对债主无休无止的逼门讨要,面对儿女们的抱怨和指责,他真想一死了之。“真要是没有办法了,我就去黄河大桥,对着黄河水,说说自己的委屈,然后纵身一跳,一了百了。可转念又想,债因我而起,就要因我而结,我不能愧对曾经相信我的人,不能愧对我的亲人,尤其不能带着骂名走。”胡丙申说。

  关键时刻,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转变了态度,从债主登门的第一天起,她就再没有像从前一样指责埋怨,而是主动帮老伴化解危机。趁丈夫不在时,她悄悄把儿女叫到跟前,召开家庭会议,流着泪说:“孩子们,你们要理解爸爸,不要再给他添压力了……”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