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各路记者不同方式上位 为争提问不惜“掐架”

2011年03月06日 05:0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穿红衣争取被注意。

摄影记者差点儿被花坛的石砖绊倒。

争取对话得单独“下手”。

▲深圳市市长许勤被围住,记者的“卡位战”暗流汹涌。

  争取提问机会 不同方式上位

  昨天是人大代表参会的第一天。天还没透亮,各路记者就纷纷聚集在人民大会堂外,期待能“逮”住高官接受采访。

  采访基本得靠“吼”,提问基本得靠“抢”,对话基本得靠“夺”……为了获得第一手新闻材料,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应战”,一刻不得闲。

  ■会堂门前拼声高

  部长溜边儿靠西走

  东边记者采访靠吼

  本报讯 (记者易靖 邓杭)昨天上午8点,记者们陆续赶到人民大会堂北门外,准备围堵代表委员,尤其是各部的部长们。

  今年,北门入口处东侧仍划定了记者区并设立临时发布台。记者派出代表拦截部长,请其到发布台前接受短暂的集体采访。工作人员特别强调,想请代表委员接受采访,可以靠“声音魅力”大喊他们的名字,但不能冲过去拉人上演“争夺战”。

  最终,6名记者作为代表到红毯区邀请采访对象。

  工信部部长苗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央行副行长易纲等人先后来到采访区接受集体采访。突然,一名眼尖的记者发现了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扯开嗓子高喊:“姜部长,姜部长!”但姜伟新或许未听到呼喊声,沿着通道西侧匆匆进场。

  “尚主席,尚主席!”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被几名记者认出,但场内没有记者代表将其拦下。眼见尚福林前脚即将迈进会场大门,一名电视台女记者激动地用麦克风连喊6声:“尚主席,请留步!”尚福林听到喊声回头迟疑了一下,只露出招牌笑容随即快步离开。

  国土部部长徐绍史等人也选择从西侧“溜边儿”走,留下一大片记者“望部长兴叹”。大家纷纷感慨:“部长太难采(访)了!”

  见记者们围堵部长使出浑身解数,一名路过的人大代表主动跑到发布台前,用浓重的河南口音问候大家:“记者同志,你们辛苦啦!”

  ■提问先抢麦克风

  好男有时也和女斗

  为争提问不惜“掐架”

  本报讯 (记者文静)昨天,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江西团开放日活动上只给记者留了40分钟的提问“黄金时间”。为争取提问机会,男记者也顾不上怜香惜玉,为了抢麦克风开始和女记者“掐架”。

  江西团开放日活动的会议进入尾声时,苏荣书记指着一名举手的女记者说让她提问。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工作人员递来的麦克风被女记者身后的一名男记者“半路拦截”。

  苏荣见状,解围道:“就让女记者问吧。”但那名抢话筒的男记者并不理会,也未让出话筒。

  苏荣只好又说:“那么,话筒在谁那儿,就由谁问吧。”女记者一听这话,瞬间扭身一把抢过话筒,终于“捍卫”了自己提问的机会。

  那名抢话筒的男记者锲而不舍,想方设法地给苏荣书记递过去一张纸条。苏荣接到纸条,看完后幽默地对大家说道:“我给大家念张纸条,你们就不用举手了,机会给他吧。”

  随后,苏荣书记大声念道:“苏书记,您天天看电视,就不能给中央台一个机会吗?”纸条内容被曝光,现场不少记者表示递纸条的方法“绝了”。最终,那名男记者幸运地获得了向苏荣提问的机会。但这引起另一名记者的不满,他大声喊:“既然他们都有机会,也给我们个机会吧!”

  无奈提问时间结束,苏荣随即离开了活动现场。

  ■“卡位”需练扎马步

  专注采访没看到路

  石砖绊倒一片记者

  本报讯 (记者文静)昨天,深圳市市长许勤刚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前,就被众多记者包围得严严实实。记者们全神贯注地围着许勤挪动,没看到广场前的花坛,被凸起的石砖“撂倒”一片。这个小插曲让记者们大呼:“两会采访拼脑力、拼体力,还要拼‘定力’啊!”

  由于现场记者太多,能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太少,许勤一露面就立刻吸引了在场媒体的注意。记者的“包围圈”越聚越大,许勤只得在大家的推动中缓慢前行。波澜不惊的“包围圈”实际上暗流汹涌:我把录音笔举在你面前,他趁着移动的空隙挤到我身前……现场的“卡位战”不但要提炼许勤讲话内容的新闻点,还要顾着守住优势“阵地”。

  只听一声惊呼,一片记者倒在广场的花坛里,话筒、机器掉了一地。原来,大家都一心想凑到许勤身边提问,没看见已经走到花坛边,被凸起的石砖绊倒,10余名记者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中招”倒下,爬起来拍拍土直说:“以后得练练扎马步啦。”

  随后,许市长被工作人员护送离开。

  许勤当天透露,深圳市正在积极地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工程,同时开展招商工作。谈及正在实施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许勤表示,希望前海地区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有大的推进,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和科技专业服务以及信息服务业等方面,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使双方取得共赢的结果。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张斌 王海欣 范继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