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线图日益清晰

2011年03月13日 17:2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润泽众生 圆梦可期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线图日益清晰

  最近,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系马桩街道的居民廖桂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工地瞧瞧,眼看着新建的廉租房一层层拔地而起,她摇中了这里的房子,实现安居梦又近了一步。

  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廖桂英,每月工资加低保仅1000元。多年来,她一直和儿子挤在13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去年底,她摇号摇中了一套近50平方米的廉租房,租金是每月每平方米0.6元。“现在我每天都在幸福地‘数’日子,等下半年搬进新房,我要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她说。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新时期的民生问题,在“温饱”之上,更重社会公平与和谐;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今,这场凝聚着国家意志和全民期盼的攻坚战已经打响,一条“阳光普照、润泽众生”的路线图正日益清晰地铺展开来——

  保基本: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民

  “首先要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然后才能谈均等化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的这一观点,已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

  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我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步,且在近年来呈加速之势,从而成就了“十一五”的一系列辉煌数字: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4.32亿人,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8.35亿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居民合计逾12亿人,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继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开始,国务院决定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名学生的学杂费,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金融危机下的4万亿元投资,在两年内新增了2000万个就业岗位;出台“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保住了6000万名职工的工作;通过就业服务指导、就业见习、就业援助三大举措以及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教师特岗等4个国家项目,使大学生年均就业率达到80%。

  “要搞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投入,如果投入不足,覆盖面根本达不到。”全国政协委员宋晓梧说,如今投入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几个主要指标来看,进一步加大投入的空间还比较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财政部提交的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将比2010年分别增长16.3%、16.3%、16.6%、14.8%。

  “如果‘十二五’期间保持这样的投入增长幅度的话,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历史原因形成的‘经济腿长、社会腿短’,具有重大意义。”宋晓梧说。

  补短板: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全国两会期间,一则消息引起了高度关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将由全国24%的县扩大到40%的县。

  “建立新农保制度,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几千年来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模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目前,全国进行新农保试点的地区已有1.43亿名农民参保,4000多万名老年农民领到了由政府发给的每月最少55元的基础养老金。

  对此,不少人士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点出了其中的一大“软肋”: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针对城市企业职工以及城市居民的,设计上缺乏对接农村的服务机构,农村没有民政、社保这样的部门。应尽快设立相应的机构和服务平台,否则很难跟上这一改革在农村落地的步伐。

  “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在基本公共服务机构设置、设施条件、人员水平、服务能力上,与城镇存在着巨大差距,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关专家指出,要以实现广大农民自身发展与公平发展为目标,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出路。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央财政将安排补助资金3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央财政将安排921.24亿元,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165.14亿元,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

  扩大农村就业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建议,应尽快对高校毕业生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创业的现状开展深入调研,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农村创业,让农村真正接收一批“观念新、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可持续:向服务型政府加速“转身”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关专家指出,“提高政府保障能力”这一表述标志着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清晰,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强调,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问题的有效解决亟须政府转型,即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已对政绩考核办法作出新规定,即弱化对经济增速的评价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评价考核。

  与此相呼应,今年全国两会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政府将更加重视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推动改革创新,从总体上扭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特别是2011年中央财政与民众直接相关的支出将比上年增长18.1%,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这被许多代表、委员视为填补历史欠账,以民生财政大力追赶公共服务需求。

  政府向服务型、民生型的加速转身,将会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宋晓梧等代表、委员建议,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大力推进相关体制的完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财力的分配关系,由中央统筹平衡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扩大覆盖领域、提高标准、改善质量,让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邹伟 齐中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