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重庆一村民自费建文化大院 免费向乡亲开放

2011年03月16日 15:32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铜梁县侣俸镇石蛤村村民彭建

  自费建文化大院 免费向乡亲开放

  铜梁县城西北约7公里处,侣俸镇石蛤村的青山绿水间,有一栋别致的建筑———背靠绿树葱茏的小山丘,门前两口鱼塘,在三月春花的掩映下,好似一座小别墅。

  进门细看,大院内一群乡民或坐或站,看书、下象棋,自得其乐;二楼平台上,两张乒乓台正在进行比赛……

  原来,这是侣俸镇石蛤村的农家文化大院,它的创建者———石蛤村村民彭建,此刻正俯身在电脑前教村民上网。

  设施齐全 全村共享

  3月初,记者来到这个文化大院。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前方那两排整齐的书架,各类书籍分门别类立着;书架前是一张大方桌和一字排开的4台电脑,这是文化大院的阅读区域。几个村民围坐在方桌前翻阅着书籍,有栽培技术方面的,也有《读点经典》等读本。

  “这个区域有50多平方米,主要供阅览。”彭建介绍说,“那边是休闲区域,主要提供象棋、纸牌等休闲娱乐项目。”顺着彭建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大厅的左侧,摆放着几张矮桌,村民或两人对垒、或三人博弈,大家都尽量保持安静,以不影响其他人的阅读。

  与大厅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热闹的二楼平台。两张乒乓球台前,4位乒乓球爱好者捉对厮杀,围观的村民发出阵阵叫好声。乒乓球台一侧,则是两块羽毛球场地,村民们在这儿挥汗如雨。

  这是文化大院白天的情景。到了夜晚,大院里有3个KTV厅供唱歌娱乐,还有一个可容纳52人的电影放映厅,每当夜幕降临,这儿就会上映影视大片或经典电影。

  “每天有百多人来吧,周末能有近300人。”设施齐全,而且向全村乡亲免费开放,彭建的农家文化大院已经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首选。

  自掏腰包 回报家乡

  “没别的想法,就是想让村里也有像城里那样的文体设施。”说起创建文化大院的初衷,彭建这样解释。生于农村、长于农村,随后在城市发展,彭建对农村在体育、文化设施上的欠缺有着切身感受,因而才推动他建成这个文化大院,并于2010年11月向乡亲们免费开放。

  只是,完全免费开放,彭建又靠什么来支撑费用呢?原来,他在铜梁县城有一家防盗锁生产厂,这个厂创造的利润就补贴给了文化大院。“其实没什么,自己喜欢、有一定经济基础、又能够为大家做点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在侣俸镇和石蛤村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彭建创建了全市首家免费开放的私人文化大院。他为大院起名“寂寞山庄”,“农村的生活是寂寞的,但在寂寞中孕育着无穷的生机”,彭建这样解释“寂寞山庄”名字的由来。

  下一步,彭建计划修建两座篮球场,增加两个乒乓球台,然后把目前4000册左右的图书再扩容一倍……

  “到那时候,‘寂寞山庄’不但不会寂寞,而且会更热闹了。”彭建对文化大院的未来充满信心。 (陈维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