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老太保存"捐献飞机大炮"收据 记录全国大募捐时代

2011年03月24日 09:11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老太保存
陈谭钧保存的“捐献飞机大炮”收据和父母留下的一块大洋.记者 张质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全家捐献了20个银元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在陈谭钧老人家中见到了银元和收据。

  因为有些年头,银元没有想象中的光亮,表面有些乌黑,但是抹掉污垢,重现光亮后,可以看见“中华民国三年”的字样,头像清晰显现。轻放在手指上,用金属敲击,会有很清脆的声响。

  收据虽已破旧,但“捐献飞机大炮收据”字样清晰可见,上面写的字迹有些模糊,依稀可见“今收到陈受禄先生半年捐献银元二十个”,时间是公元一九五二年的某月二十五日,月份已经看不清楚了。落款“重庆市第四区抗美援朝分会”。

  陈谭钧说,这块银元和这张收据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东西,保存了60年。她一直记得母亲说过,家里捐了20个银元给国家,留下了最后一个银元,收据是卷成一个小纸卷收起来的。

  收据记录大募捐时代

  “收据和银元,记录着当时一个热火朝天的全国大募捐的时代。”陈谭钧说,那时候,他们住在大坪七牌坊的第二个牌坊下面,那是她儿时的乐园,曾在牌坊下面捉迷藏。

  陈家好几代都是生意人,陈谭钧的外婆一直做豆制品生意,到了陈谭钧父母一代,家里开了油腊铺,生意很红火,好几条街的人都来铺子里挑选日用食品。一口口的大缸,堆在不大的店铺中,盛满了酱油、醋、酱菜等食品。

  “1952年我才一岁多,捐献的事情都是妈妈讲给我的。”陈谭钧说,在妈妈的讲述中,当时巷子里的墙上,到处都写着或贴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语,“捐献飞机大炮”是家喻户晓,从老人到孩子都知道。到了晚上,还有一组一组的工作人员和学生上门进行宣传,鼓励大家为国出力。

  “全国从城市到农村都在捐款。”陈谭钧的老伴王子庆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当时的口头禅,人们不仅是捐献飞机大炮,陈谭钧的表哥和很多邻居男青年,就是“出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银元收据要成传家宝

  “我家捐献的20块银元,是家里多年来攒下来的。”陈谭钧说,那时候已经不用银元了,流行给孩子打个银锁、给姑娘们打银首饰什么的,但是家里一直很节俭,妈妈并没有给她打。

  等到陈谭钧懂事的时候,妈妈才告诉她,专门留了一个银元给她。“直到1997年妈妈去世,我才拿到了这块保存了45年的珍贵礼物。”

  因为收据和银元只有一份,现在陈谭钧为这个“传家宝”为了难,家里有儿有女,到底传给谁呢?

  “这两样旧物,是一个家庭对国家贡献的见证,也是妈妈对女儿爱的传承。”陈谭钧老两口表示,无论传给谁,都要把这个“传家宝”传下去。

  一张收据、一个银元,记录了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收据是一张土黄色的纸片,颜色已有些暗淡,上面的字迹也略显模糊;银元由于年代已久变成了灰黑色,但中间位置被磨得泛着银光……

  这张纸片,是家人“捐献飞机大炮”的收据,而银元,则是“为国出力”后,父母留给女儿的唯一纪念。(记者 姜莹 实习记者 吴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