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儿车祸截肢媳弃家离开 七旬老母打工供孙子读书

2011年04月01日 11:13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多活几年……”在丰泽滨城社区的租房里,70岁的林金华阿婆看了眼截肢的儿子,流下眼泪。

  5年前,正当操劳一生的她准备享清福时,儿子出了车祸,右边头盖骨被取下,右腿也被截掉。儿媳受不了打击,留下负债累累的家和15岁的孙子,离开了。

  就在一家人绝望时,林阿婆担负起了照顾儿孙的重任。她没读过书,却知道必须用坚强擎起“塌下去的天”。清早,她做好早餐,洗好衣服,自己打包一份饭,到附近的制衣厂剪线头,比年轻人都卖力,一直干到深夜才回家,料理完家务才睡下……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5年。现在,林阿婆头发更白了,腿更不灵便了,视力也更差了。

  生活很累,这位老母亲默默承受,还记挂着修好儿子的假肢,让孙子能读高中、读大学。

  【晴天霹雳】儿子曾经很能干要让她过好日子

  林金华阿婆一家来自四川内江,她今年70岁,儿子邓常明37岁,15岁的孙子还在读初一,租住在东海街道滨城社区吉宁路一处民房。回忆起当年的意外,林阿婆泪光闪闪:“多少次了,我梦见我健康的儿子又回来了。”

  林阿婆一生坎坷。30年前,丈夫瘫痪在床,孩子都小,她里外操持,将孩子养大。7年前,老伴过世后,林阿婆到泉州,和儿子住在一起。

  “那时我儿子在厂里做管理,脑子好用,能干踏实,一个月赚两三千块。”到泉州后,林阿婆只是带带孙子。忙惯了的她想去找工作,儿子不让,“他说,接我来就是要让我过好日子”。到泉州后,儿子给她买了两套新衣服,周末还带她逛过几次。更让她高兴的是,儿子下班回家,总是笑嘻嘻,“有时跟我说今天厂里开大会,他被推选去发言,有时说他被评为优秀员工,要去武夷山旅游”。

  意外突然降临儿子出车祸重伤

  正当日子蒸蒸日上时,意外突然降临到这一家人身上。

  2006年5月18日,晚上11点多,邓常明骑着摩托车送朋友到华大后折回,不幸与一辆出租车碰撞。

  那个晚上,林阿婆等了很久,迟迟没有听见儿子开门的声音,等到深夜,儿子还没有回来,当听到儿媳匆匆开门出去时,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没人敢将真相告诉她。

  直到第二天下午,她才从别人口中得知消息,赶到医院时,儿子已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说是重度昏迷,能不能醒来还是个未知数。“感觉天都塌了。”她抱着双腿坐在地上,祈祷着儿子快快醒来。这一祈祷,就是一个月,“那个月我多想进去看看他,跟他说说话”。

  一个月后,昏迷的邓常明终于醒了,但右边头盖骨被取了出来,头上留下一个大大的坑,左手失去知觉,右腿重伤,记忆力衰退。就这样一个消息,林阿婆却满足了,“救活了就好,命保住了就好”。儿子被取出的头盖骨,林阿婆舍不得扔,用一个袋子包好,带回家。

  【雪上加霜】儿媳离开生活陷入困境

  这场车祸,花去了林阿婆家所有积蓄,还向亲戚、老乡借了不少钱。当时,由于邓常明没有摩托车驾驶证,自己得负60%的责任,医药费花去30多万,对方付16.9万,其余都要自己付。

  几个月后,邓常明出院,右脚两个大大的伤口常发痛。林阿婆没有抱怨,承担了照顾儿孙生活起居的重任。孙子上学后,她买菜料理家务,给儿子端茶送药,儿媳则到工厂打工。

  然而,2006年9月22日,儿媳留下一封信离开了。那天,儿媳到了很晚都没回家,第二天整理床铺时,林阿婆发现儿媳在枕头底下留了一封信:“我走了,儿子我不要了。”一下子,邓常明感觉生活没希望了,“那时候真想到死,儿子才读二年级,母亲又老了,我该怎么办”?

  邓常明妻子的哥哥说,妹妹离开,的确让妹夫一家的生活更困难,但他们也不知道妹妹去了哪里。

  伤腿截肢哥哥帮忙家庭破碎

  虽然想到死,但邓常明实在放心不下儿子和母亲,“好不容易把我救回来,我不能就这么走了”。

  妻子走后,邓常明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受伤的腿还常常发炎起泡,“那时候,两个伤口起大泡,用针刺破,流下一滩脓”。看到弟弟这样,同在泉州打工的哥哥看不下去,付起了弟弟一家的生活费。之后,邓常明的伤口越来越严重,母子俩抱在一起大哭。

  2007年初,邓常明再次住院,腿动了三次手术,先是截掉了小腿,再截掉了整支右腿。他的哥哥帮忙借钱,还和嫂子大吵一架,嫂子也离开了,留下一个当时只有2岁的侄子。哥哥一边带孩子,一边打些零工,自己的生活都忙不过来。邓常明一家的生计再次陷入困境,“那时候整夜整夜睡不着,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下去”。

  【那份坚强】老母担下生活重任到工厂剪线头赚钱

  就在邓常明感觉生活无望时,林阿婆担起了家里家外的所有事情。

  早晨6点多起床,林阿婆开始煮稀饭,配点咸菜,侍候一家人吃早餐。过后,她蒸好饭,自己打包一份,提个空开水瓶慢慢走去附近一家制衣厂剪线头。这需要久坐,整个车间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她一个人头发花白,还戴一副老花镜,手脚并不麻利地拿着剪刀一个袖子一个袖子地剪。

  中午吃完自带的稀饭后,她又开始忙碌。随着年纪的增长,林阿婆感觉自己干活越来越不麻利了,一天下来只能剪三四百件,赚二三十块钱。为了多干活,她常常不吃晚饭,到晚上11点才又提着一瓶装满开水的热水瓶回家,“烧开水要煤气,要花钱,能省一分是一分”。

  “每次她都不吃晚饭,还到那么晚才回来。”经常地,邓常明看见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母子俩又是抱头哭。最后,总是林阿婆拍拍儿子的肩膀,“等小宝(化名)长大,会好起来的”。小宝就是她读初一的孙子。有时候,邓常明也会叫母亲带一些线头回家,由他帮忙剪,但随着年纪的增大,林阿婆说她背不动了。

  众人眼里的老太坚强乐观辛苦

  林阿婆的坚强和困境,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曾在吉宁路卖菜的曾先生说,他也是四川人,老早就认识邓常明,常拿些菜送给阿婆,有时也帮她到工厂运一些线头回家。在他眼里,林阿婆很乐观,很爱说话,还常教他如何照顾孩子。

  “阿婆很拼命,干活比年轻人还卖力。”林阿婆所在制衣厂的林老板说,几年前,林阿婆通过老乡找到他,说想到厂里干活。他见林阿婆年龄大了,不适合出来打工,但考虑到她家的困境,就让她打临时工。“这样她时间就比较灵活,家里有事就能回去,累了也可以少干点。”但林阿婆不仅从没少干活,还常常比工友更卖力,经常干到很晚还不肯走。这一点,林阿婆的工友章女士也连连称是,“我们都觉得她太累了,毕竟这么大岁数了”。

  【微小愿望】给儿子修假肢让孙子读大学

  谈起这几年的生活,林阿婆淡淡地说,是省着过的。一套简陋的两室出租房,摆着三张床,不大的厅里放着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以及电磁炉等。桌上摆着三盘菜,一大盆榨菜,一小碟泡辣椒,一盆腌菜。壁橱里,放着楼下卖菜的曾老板送的菜心、菜叶和一块肉。

  林阿婆说,这几年,好心人帮了她不少,她很感激,“还有附近一个湖南老太太,一有好吃的就送给我一点”。

  前几天,林阿婆提热水瓶走路时摔了一跤,右脚踝淤青,加上感冒,身体很不舒服,饱饿都没有感觉。即便这样,她还是照常上班,“不上班过不下去啊”。工厂的车间在四楼,她扶着扶梯一步步往上爬,到了二楼就气喘吁吁,“身体大不如以前了,但我想健康多活几年,放心不下他们父子俩啊”。

  目前,最让她记挂的,是儿子2008年配的一副假肢,2万多元一直还没付。现在假肢又坏了,好久都不能用,修好要花5000多块钱。

  “我孙子很懂事,一下课就到工厂剪线头,每个周末也在工厂帮忙。”林阿婆说,孙子是她最大的安慰,懂事勤快,“如果他初中毕业后,能有钱上高中、读大学就好了”。

  昨天,滨城社区的周主任和工作人员胡先生也去看望这一家人,“以前不知道这一家的情况,以后将会尽力照顾”。(海峡都市报 记者 杨梅香 谢向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