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河北涿鹿“破烂王”和他的“民俗大院”(图)

2011年04月02日 0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河北涿鹿“破烂王”和他的“民俗大院”(图)
    在“民俗大院”,孙玉贵将收集来的陶陶罐罐码放的整整齐齐,真像一个博物馆。谭地 摄
    石雕碾盘,花轱辘牛车饼,耙地用的农具堆满了孙玉贵的“民俗大院”。 谭地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张家口4月2日电(谭地)三十年前,他偶然做起了“破烂儿”收购;现在不仅修成了正果,还自办了“民俗大院”造福一方。他就是河北省涿鹿县张家堡沙梁村孙玉贵。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访了孙玉贵和他的“民俗大院”。

  孙玉贵的“民俗大院”由三个大院组成,共有三亩多地。犁杖绳线、大车小车等农具堆满了院子,打水的辘轳、老式的牛车、磨面地碾子,随处可见。而摆放在家里的更是五花八门,小到各式挂件、针头线脑、陶陶罐罐等生活用品,大到笸箩碌轴、犁杖车轿等生产工具,可谓无奇不有。光是形态各异的尿壶,各式各样的马灯就有一千多件,而且件件不重复。

  “如果不卖,早堆成山了”。孙玉贵说,“有一次,一个拍电影的,一下子买走了四百多个马灯”。

  涿鹿地处桑干河流域,黄帝、炎帝和蚩尤在这里打过仗。春秋始的上谷郡址就在怀来官厅湖的南岸。蔚州的历史更是不得了,汉文帝还在代王城当过官,现在的民俗活动独具特色,因此这一带留下不少宝贝。说到历史,老孙如数家珍,不识几个字的他倒像一个文化人,他一再强调:“这都是听别人说的。”

  “那时,还不敢叫收藏,更不敢说收古董文物,只能叫‘收破烂儿’。我们走村串巷,他们都管我叫‘破烂儿王’。”孙玉贵对老百姓给他这一外号不无得意。后来,听说北京有个潘家园市场,他就隔几天去一趟,一个月挣个百儿八十的。当时上班工资才几十块。

  “我没文化,收来的东西给钱就卖。北京延庆要建个民俗馆,给了几万块钱,拉走了一大车。”现在,到他家里“捡漏”的客户特别多,一些影视剧组也找上们来。“赶上了收藏热,越是‘破烂儿’卖的价越高”。

  最让孙玉贵后悔的是一个铜盆子的事儿。一次,在一个老羊倌儿的院子里,他看见一个破铜盆儿,这个盆儿一直用来饮羊。老孙看到盆边盆底刻了不少看不懂的字儿,估计是个宝贝,就花20元买了下来。他拿到潘家园地摊儿卖,几次都没脱手。这个盆儿特别重,背来背去就原价让给了一个练摊儿的朋友。“1992年,这个盆儿卖到了一百多万,据说是商朝的青铜器。如果搁到现在,也值几千万了!”

  说起办“民俗大院”,也是无心插柳。孙玉贵说:“收来的东西,只要能挣个三瓜两枣就卖。卖不了的,就堆在家里,日久天长,整理一下就成了‘民俗大院’,这也是老百姓给起的名。”

  在参观中,老孙的徒弟苗玉海骑着摩托车来了,从车上卸下两个大纸箱,上气不接下气地招呼老孙快来看看。他带来一对青花瓷、四条银屏、一副香炉和一个铜镜,还有一个暗器。老孙一一端详,给出了价钱,并判断说:“暗器是真的。这幅铜镜叫‘海兽葡萄镜’,如果是真的,可值了大钱了。”那对青花瓷他判断不准,但认为收购价两千多元“有点风险”。

  苗玉海说:“我们就认孙师傅,我们都是他带出来的。像我这样靠孙师傅吃饭的有七八十人,现在北京等外地开古董店的就有十个人,他一点都不会坑我们。”

  据苗玉海介绍,孙师傅在北京还开有两家古玩店,由儿子和媳妇分别打理,卖的全是他们收上来的东西,生意一直很好。现在,徒弟中有16个人是张家口市民间收藏家协会的会员。

  张家口市文管所原所长陶宗冶先生评价说:老孙的东西赝品少、真品多,收藏内容丰富,基本反映了桑干河流域的农耕民俗文化。张家口日报社原社长、张家口市记协主席李义认为:“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农村,孙玉贵不仅将收藏当做产业去做,带动了那么多人就业,而且积三十年收藏自办‘民俗大院’,实在不简单”。(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