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网友专拍特权车照片引关注 称想动公车私用筋骨

2011年04月07日 17:2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从在天涯论坛发帖、声称要每天拍一张照片并一直在坚持上传照片曝光公车私用情况之后,这位网友得名“专拍哥”,声名鹊起。

  所见略同

  公车专属车牌的想法当然不只属于“专拍哥”。

  郑渊洁日前发出的一条微博称,“据媒体提供数据,中国内地有公车约400万辆,每年消耗纳税人3000亿元税款。我认为公车使用应该置于纳税人的监督之下,公车的牌照改为红底黄字(国旗元素),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如周末在商场停车场不应有公车等。公车改为专属牌照后,周末公车一般不能上路。平时路上公车与私家车比例也一目了然。

  郑渊洁同时发起了一个网络投票,不到六个小时就有3000多网友投票“同意公车改为专属牌照”。最终有5190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5111人表示“同意”,占投票总人数的98%。

  无独有偶,广州政协委员韩志鹏年初交出的一份提案建议:要在政府机关的公车上装GPS进行监管,还要在车身上喷涂单位名称、监督电话以及“仅供公务使用”的大字,甚至可以让公车都换上统一的公牌,以方便市民监督公车私用情况。韩志鹏还呼吁建立市民举报机制,鼓励市民监督公车私用的积极性。

  3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市财政局公布本市公车数量为62026辆。这是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字。财政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有望公布公车购置费、运行费等相关数据。

  公车改革年年推进的同时,民间要求公车改革的呼声也从未间断,一些普通公民也希望能够参与监督公车使用,其中还不乏将监督付诸行动者。

  济南的一位网友就是其中一例。自从在天涯论坛发帖、声称要每天拍一张照片并一直在坚持上传照片曝光公车私用情况之后,这位网友得名“专拍哥”,声名鹊起。对于公车改革,“专拍哥”显然有话要说,他建的QQ群就叫“公车上书”。

  “山东省会济南公务车随拍,坚持一天拍一张”、“山东省直机关小区有惊人发现,公务车办公时间往家搬礼品”、“专拍哥:禁止公务车私用,到底是动真格还是逗你玩”、“官员普遍得重病,上班时间就往医院跑”……这些都是“专拍哥”在天涯论坛上“有图有真相”的热帖——

  “多的时候一天就拍200张,现在一万张远远不止”

  记者:你当初是怎么进入公众视线的,就是网上的帖子吗?

  专拍哥:我没指望过有媒体报道我拍车的事情。

  开始我在网上发了好多帖子,最早没有任何媒体报道的时候,我的QQ群里就已经有很多人了。那时群的名字就叫“公车上书”,我的天涯账号是“专拍公务车”。

  从去年3月份开始拍车,到7月份被报道,这也挺长一段时间的了。这期间,我有一个帖子上了天涯首页,标题是《山东省会济南公务车随拍,坚持一天拍一张!》,当时点击率接近40万。我当时在天涯杂谈板块和天涯贴图板块发了同样的帖子,虽然杂谈的那个现在被锁定了,但是贴图那个帖子被保存下来。

  记者:现在仍在拍公车吗?

  专拍哥:我最近很忙,但还坚持在拍。这一段时间拍的有些少,也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拍的太多。最近发现天涯传图非常慢,上传一张要很长时间,老是提示失败,要多传几次。传图速度慢,导致我手里积压了很多照片没有上传。

  (据说现在有1万多张了?)我觉得有两万张,呵呵。一万张肯定远远不止,都快2G了,一张图片也就50K。我正准备抽时间把剩下的都发到网上。(说着就把自己电脑上的目录截图发过来了)这些都是我拍的,还没来得及上传。

  记者:一天拍一张,坚持下来了吗?

  专拍哥:基本上吧。我一天拍的可不是一张,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就有200张。我是在工作的时候顺便拍的,不耽误工作。当然,我经常换工作,呵呵。

  一般拍车都是路过,没有说特意去哪里拍,因为工作原因要在济南市四处奔走。济南是省城,遍地都是公务车。只要拍,哪里都有的。

  记者:那你怎么判断公车被私用了呢?

  专拍哥:我现在都不用判断了,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所有的公务车都在私用着。

  (为什么这么肯定?)我拍的车基本要么是在周末,要么是在8小时以外,他们停靠的位置也不正常。

  (比如?)比如,正常上班时间,大量公务车都停在医院里。不是一辆两辆,而是几十辆。

  记者:发了这么多图,你觉得现在的公车私用情况有改变吗?

  专拍哥:没有改变。

  “专拍哥”说,公务车的车膜都是深黑色的,应该将所有公务车的车膜都扯掉,实现完全透明状态,这样更利于监督。拍了很多车之后,“专拍哥”也有不少想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