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民国户籍卡揭130多位名人身世 编成书保留原味

2011年04月08日 14:13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民国户籍卡揭130多位名人身世 编成书保留原味
唐圭璋的户籍卡。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档案局获悉,南京档案编研重点文化精品工程“打开记忆之门”系列丛书之一——《民国时期名人之户籍》近日完成,其中收录的130多位民国时期名人资料全部来源于200多万张民国时期户籍卡。

  200多万民国户籍卡里淘出130多位名人

  记者在市档案局看到,这批民国户籍卡都是统一大小,长约14厘米,宽约8厘米,填报内容十分细致,除了常规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与户主关系之外,还包括兵役、义务劳动、保甲番号、左右手指纹等28项指标。有趣的是,卡片对个人的主要特征作了详尽描述,如左撇子、瘸腿、麻子脸、眼盲等,卡片的“职位”一栏更是丰富,有教授、政府官员,还有卖烧饼油条、拉黄包车、修鞋匠等。

  档案局征集利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民国户籍卡是4年前在浦口一家仓库发现的,共有200多万张。此后3年时间里,档案工作者对其进行整理,“淘出”130多位民国名人的户籍卡,包括周恩来、吴有训、蒋经国、戴季陶、傅斯年、宋美龄等,其中记录的信息鲜为人知,于是萌生了编书的想法。

  不少名人户籍信息鲜为人知

  “民国时期户籍所在区划与现在有所不同,主城区1区即现在玄武区、2区白下区、5区建邺区、6区鼓楼区、7区为下关区,而3、4区为现在的秦淮区。”《民国时期名人之户籍》一书的编辑李梅告诉记者,户籍卡里藏了不少民国名人鲜为人知的信息。比如,大画家傅抱石1948年时43岁,中央大学教授,住在四牌楼一号,保甲号是1区9保,户主名字却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又如唐圭璋,1947年时47岁,住址利济巷63号,保甲号是2区13保6甲9户,民族是满族,说明唐家祖先是从东北迁徙来南京的。

  据悉,该书不仅收录了当时的名人,还收录了一批名人早年在南京的户籍信息。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29年7月9日,1947年登记户口的时候18岁,正在上中学,住址是梅园新村49号,保甲号是1区30保。他的父亲叫袁兴烈,当时41岁,工作单位是侨委会行政科长,袁隆平是长子,下面还有3个弟弟,分别是袁隆赣、袁隆德、袁隆湘。又如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1949年填报时53岁,任职处所国防部,军衔是一级上将,住址是大悲巷雍园一号1区30保。其子白先勇9岁,正在上小学,户籍卡上照片显示,白先勇是一名小帅哥,后来他移居海外,成了一位著名作家。

  书籍将最大程度保留户籍卡的原汁原味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其中从1911—1949年,这38年历史与南京息息相关。”参与编辑此书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表示,这段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都与民国时期名人有很大关系,编书初衷,就是想通过百位名人还原历史场景。

  据介绍,由于当时照相技术尚未普及,有些户籍卡上没有照片或者年代久远模糊不清。此次编书过程中,将尽可能通过技术处理补齐照片,每位名人还要配几百字左右小传,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方便读者了解60多年前的历史。“这本书将采取影印件出版,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汁原味民国时期名人服饰、装扮、发型等个人风采”。

  张连红说,从历史学角度看,民国时期户籍制度已经非常完备,既继承了古代的按指纹、建立户口制的传统,还借鉴了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设立了户籍证、保甲制度。这些户籍卡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了解南京当时人口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外国侨民在宁生活工作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记者 吕宁丰 通讯员 刘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