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父亲坚持7年研究高考指南 称是被当年儿子逼的

2011年04月21日 13:48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父亲坚持7年研究高考指南 称是被当年儿子逼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为儿子上个好大学研究高考,没想到坚持7年”

  本报高考群来了个“高考控”

  16小时在线答疑,你有啥问题可上“第一眼”问他

  重庆晚报高考群

  来了个超级热心的网友

  网名为“一片栀子香”的蒋女士说,由于自己没上过大学,女儿今年高三了,至于考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她都很不清楚也很着急。由于女儿想考政法类学校,进了QQ群后,她就向热心的“尘缘若梦”请教:女生学法学好不好,二诊考485分有希望进重本吗?学法学哪个学校比较好?。

  随后,尘缘若梦都一一作了解答。蒋女士也很满意:“进了晚报高考QQ群,感觉找到了考生之家,找到了风向标。”

  在这个超级大家庭里,大多数家长都是第一次陪伴孩子高考,作为“新人”,他们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尘缘若梦”也总是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回答,俨然群里的高考指导专家。

  7年研究高考指南

  称是被当年儿子逼的

  这个“尘缘若梦”怎么对高考形式和政策这么熟悉?原来,他是一位“过来人”,有陪伴孩子高考的丰富经验。

  “尘缘若梦”真名叫陈位利,是铜梁畜牧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说,自己之所以对高考这么了解是“为儿子上个好大学研究高考,没想到坚持7年”,他称自己是被儿子逼的。

  7年前,陈位利的儿子上高中。为给儿子的高考当好把关人,陈位利可没少下工夫。从儿子上高一起,他就开始留意高考信息,搜集各种材料。后来儿子以优异成绩考进了重庆交通大学,如今正在读大四。

  儿子考上理想的大学了,但陈位利却将关注高考的习惯保留下来。7年来,他一有空余时间,就通过上网、看书、看报来收集和高考有关的资料。电脑的收藏夹里,都是与高考招生考试相关的网站,如重庆招考信息网、中国大学在线、新浪教育等。每年招生完毕后,他还会收集当年各学校录取分数情况,以备第二年使用。

  “几年来,我买的相关书籍都有2000多元了,关注高考已经成为我最大的爱好。”如此一来,陈位利想不精通高考都难。他身边亲戚、朋友的孩子高考,全请教他,要他把关。

  当年高考无人指导吃亏了

  现在他16小时在线答疑

  当重庆晚报“第一眼高考qq群”开通后,陈位利便想到进群给考生家长支招,尽自己所能帮助家长们顺利陪孩子度过高考。几天下来,陈位利专业、及时的回答,让他在群里面享有很高的声誉,经常有家长指定要他来解答问题。

  于是,这几天下来,陈位利成了这个“超级大家庭”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这16个小时,除了处理工作外,他点滴空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上线答疑,“我当年因高考没人指导吃亏了,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家长,也算是为下一代做点好事。”陈位利说,这几天群里家长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怎么安排好高考前40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怎么让孩子在40天里成绩有明显的进步;二是怎么才能帮助孩子选个好点的专业、学校。

  陈位利提醒考生家长,在备考最后阶段,家长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营养,而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样对孩子的发挥是不利的,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在填报志愿方面,他建议家长首先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再选择学校。 重庆晚报记者 张水红 实习记者 罗静

  随着重庆晚报开通的“第一眼高考群”参与人数不断增多,这个新开的超级QQ群再次满员。这个超级大家庭里,还来了一位作为“过来人”的热心家长“尘缘若梦”,16小时在线答疑,成了考生家长们的高考“风向标”。

  “控”:网络热词,来源于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com),指某人有某一特殊兴趣,然后沉浸其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