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建造师异地"被任职"竟不知情 身兼数职是潜规则?

2011年06月16日 14:20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在南宁,却在武鸣的一个在建工程被“任职”为项目经理,且自己却毫不知情,这样的蹊跷事就发生在周先生身上。经调查,原来是“老东家”未经他同意,就用他的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去申报工程,开工后也未派他去该项目工作。建筑公司称项目经理已进行变更,当地建设质监部门表示监管存在漏洞,将对该工程的阶段性施工质量重新组织验收。

  起疑:

  建造师有“替身”?

  2005年,周先生取得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2009年5月起,他在广西富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富达)工作。今年4月底,因对公司拖欠工资不满,他提出辞职,青秀区劳动监察部门介入后,他于5月28日正式提交辞职书,但公司尚未把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还给他。

  5月30日,在武鸣搞建筑的一个朋友告诉他,“一个工程把你挂在项目经理的头衔上,在建设部门检查时,还找人来冒充你”。原来,在武鸣县一个叫“万隆国际城市商业广场六期工程1#楼”的工程中,周先生被设为项目经理。5月26日,武鸣县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武鸣质监站)进行部分工程质量验收时,一名男子在现场冒充他应付检查,而这个工程的施工单位,正是他的“老东家”广西富达。

  周先生仔细回想,去年年底,公司一名负责人曾找他商量,让他去武鸣一个工程做项目经理,“当时我在南宁有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不能身兼二职,就一口回绝了这个要求”。周先生没想到,尽管没得到他的同意,公司仍然让他做这个工程的项目经理。

  有意思的是,周先生还设法找到了他的“替身”农某。对方在电话中大方承认,在那次检查中,他被人叫去冒充周,以应付建设部门的验收检查。

  调查:

  确实“被任职”

  6月9日上午,记者随周先生到武鸣就此事进行采访。在“万隆国际城市商业广场六期工程1#楼”工地大门口的六牌一图上,项目经理一栏,姓名已被掏空,不过证书编号仍然存在。周先生将此编号输入国家住建部的网站进行查询,结果显示正是他的证书。

  该工程的监理公司为广西天柱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按理说,监理公司经常和建筑公司的人员碰头,那监理工程师是否认识项目经理?

  6月9日上午,在监理公司的办公室,周先生表明身份后,监理工程师刘先生感到很诧异:“你就是项目经理?我从来没有见过。”刘先生表示,他上个月刚接手,很多需要项目经理签字的材料,都是施工单位送过来的,他还不认识项目经理。刘先生还表示,项目经理已在4月18日进行了变更,由周先生变成了黄某。但在5月27日的一张“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上,项目经理的签名仍然是周先生的名字。对此,刘先生表示是施工单位送来的,他并未仔细查看。

  “我从来没有到过武鸣这个工地,这些签名都不是我签的。”周先生说,从工程开始之初,所有需要项目经理签名提交的材料,都不是他所为。这意味着他确实“被项目经理”了。

  内幕:

  建造师身兼数职是“潜规则”?

  “建筑公司拿有一级建造师资格员工的证书,同时用在几个工程,这种事很普遍。”周先生说,公司这种做法已是建筑行业的“潜规则”。

  刘先生也表示:“工地平时找不见项目经理很正常。”很多持一级建造师证书的人都身兼数职,同时担任几个在建工程的项目经理,只要对方能提供证书,监理公司也不会强求项目经理每天都在工地,但遇到检查等特殊情况,必须通知对方到场。

  据了解,由于一些地方工程项目较多,一级建造师供不应求,建筑公司手头没人就花钱租证书。不少持一级建造师资格的从业人员缺乏自律,将证书租借给建筑公司用,对方每年支付一定租金。这种操作方式,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的:建筑公司仅是租证而不用人,节省了成本;建造师不用上班就有收入,何乐而不为?于是,这就催生了大批人将建造师资格挂靠在建筑公司的怪状。

  “项目经理是一个工程的灵魂,很难想象一个项目经理只是空衔的工程,施工质量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周先生认为,一名建造师身兼多个项目经理,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好每个项目。

  那遇到建设部门的检查,项目经理又根本没到过工地现场,怎么办?“找人冒充,我一名30多岁的同事,就冒充过一名50多岁的项目经理来应付检查。”周先生说,这是普遍的做法,很多人从来就没见过项目经理,因此根本不知道真假。

  公司回应:

  项目经理变更未及时反馈

  6月14日上午,广西富达公司副总经理杨女士说,公司在2010年已将相关资料提交给建设部门验证,当时确实是用周先生的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去申报。当时,周先生已在公司的其他项目任职,为何还用他的证件申报?杨女士表示这是“公司的内部考虑”,并称如果周先生同意去武鸣任职,会给他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

  杨女士说,今年3月份中标后,公司一名负责人曾找过周先生协商,让他去武鸣这个工地担任项目经理,但周先生没有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她去武鸣办理了变更手续,由黄某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

  既然项目经理已经变更为黄某,为何在5月底的有关材料上,项目经理的签名仍是周先生?杨女士坦承,公司的内部管理出了问题,未将项目经理变更一事向工地反馈,周先生的签名可能是不知情的资料员代签的。杨女士表示,因交接没有完成,黄某确实还没到过工地,但5月26日下午的检查,黄某称自己在现场。

  部门表态:

  将重新组织验收

  6月14日下午,武鸣质监站潘站长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潘站长说,这个工程是3月17日向质监站报监的,当时建筑公司提供了相关手续,包括周先生的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质监站经过审查后,向建筑公司下发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书》,并派了监督员到现场。得到施工许可后,建筑公司开工建设,质监站开始对施工进行监督。4月18日,建筑公司向质监站提交变更要求,项目经理由周先生变更为黄某。

  “如果项目经理在南宁有在建项目,再以他的资格证申报就不会通过。”潘站长说,南宁和武鸣没有联网,质监站并不知道周先生在南宁已经有在建项目,这给建筑公司钻了空子。潘站长坦承,质监站在工作上存在疏漏,在建筑公司报监时,未对周先生的证件与他的真实身份进行核实比对,在项目经理变更后,也未发现相关材料上项目经理的签名仍是周先生。潘站长表示,质监站对4月18日后该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结果不认可,将组织人员重新进行验收。

  6月15日下午,周先生告诉记者,尽管他已辞职,他还是接到了“老东家”一名谢姓人员的通知,称南宁建设部门将于16日到武鸣他“被任职”的在建项目进行检查,让他务必到场,他予以了拒绝。(南国早报 赵劲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