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女子十几年精心服侍三位高龄老人感动邻里(图)

2011年06月20日 17:27 来源:新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女子十几年精心服侍三位高龄老人感动邻里(图)
老人逢人就夸“多亏祚芳待我们好!” 金旻矣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母亲,86岁,偏瘫在床;公公,93岁,几次心梗;姐姐的婆婆,94岁,需人照顾……在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居民王祚芳的家中,有这样三位来自不同家庭的高龄老人。十几年来,王祚芳节衣缩食精心服侍,不求别的,只为让老人开开心心度过晚年。如今,三位老人精神气色俱佳,逢人就夸“多亏祚芳待我们好!”

  照料母亲

  在芷江西路165弄一间老式公房中,记者见到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王祚芳今年57岁,由于婆婆早亡,从嫁进门起就和丈夫、公公一起生活。

  15年前,她自己的母亲突患脑梗,一夜间半边手脚不能动。排行老三的她看兄弟姐妹都有困难,一咬牙把父母接来同住。“大间父母睡,公公睡小间,我和老公女儿打地铺。”白天烧饭给一家人吃、给母亲擦身,晚上母亲一有动静就要起床照料,她每天都睡不好。2年后,父亲胃癌去世,从此她又少了一个照料母亲的助手。为了不拖累老公,她提出分房,与母亲睡在一张床上。

  2005年,母亲脑梗复发,她一连40天每天在医院陪夜。困了,躺在三张凳子拼成的椅子上“眯一歇”;饿了,吃几口母亲吃剩的饭菜,连一个面包一瓶水都不舍得买。自己生病舍不得去看,可为母亲能拉下脸跪着求医生开最贵的药。后来,连医生也被感动了,出院后她带母亲复诊,医生常会偷偷多开几盒药,帮她省些挂号费。

  一视同仁

  对自己母亲无微不至,对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王祚芳也一视同仁。公公66岁和72岁时,两度突发心肌梗塞,病危通知一张又一张。在那些日子里,王祚芳每天上班前后都要跑几次医院,送饭送菜,服侍老人。“病房里的人起初都以为我是他女儿,知道是媳妇后,都很惊讶。”公公则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没有女儿,就把她当闺女。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

  2年前,王祚芳二姐的公公去世了。姐妹俩一合计,决定让二姐带着婆婆住过来,一起照顾。这样,家中就有三位高龄老人了:“母亲和二姐的婆婆住一间,公公住一间。每张床头都有一个电铃通到我的卧室,每个铃声音都不同,晚上谁有事就按铃,我也容易分辨”。每天,王祚芳在做饭前,都要问三位老人想吃什么,以他们的口味为主。

  最近,丈夫朋友的孩子读小学无人看管,她听说后又让孩子每天放学来自己家,管一顿晚饭再辅导功课。“人家都说,你怎么精力那么旺盛,我说大家都不容易,能帮就帮。”她说。

  教育小辈

  王祚芳说,妈妈糊涂时常常是非不分说胡话,痛骂她不孝顺,为此病友们还曾产生误解,就连姐姐也愧疚地说“对不起三妹”。“我也会偷偷哭,下岗心情不好时也会怨她害苦我了,但终归还是舍不得。”说到动情处,她开始抹泪,“弄堂里很多老人脑梗瘫痪了,没几年就听说一个个走了,但我妈反而精神越来越好,大家都说是奇迹。”

  丈夫是联防队员,王祚芳自己以前是纺织女工,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为了照顾老人,他俩十几年节衣缩食,生活拮据。图个啥?“就想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晚年,有归属感。现在社会上,小宝宝出生全家都围着转,老人却没人养,子女们踢来踢去,真不应该。”她说。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去年出嫁的女儿和婆家关系也很融洽,偶尔有不开心时她反而会帮着批评自己女儿。“结婚时我对女婿什么要求也没提,第一句话就是要女儿把娘家的优良传统带到婆家去。”她说,希望小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也能成为孝顺的孩子们,将尊老爱老的中华民族美德传承下去。(记者 金旻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