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大学生村官尽心办实事 三年届满村民按手印挽留(2)

2011年08月23日 14:4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质量好的甜瓜终于卖出了好价钱,原先走批发四元钱一公斤,采摘卖到十元钱还供不应求。同时,大量游客还带动了本村农家饭和其他农产品的销售,“就这一季,咱家收入至少比以前涨了百分之三十!”郭秀芝打心眼儿里高兴。

  原先就知道种地的农民,也经营起了采摘民俗游,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今年,瓜农共同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论杨光华还在不在村子里工作,只要是他或他的家人吃甜瓜,终生免费。

  “孩子爱琢磨,老想着法儿为咱农民办事。”村民韩彩红说。

  三年前,东营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只是一个数字电影放映室,不放电影就闲着。一边是场地闲置,一边是农民渴望来点儿“文化享受”,杨光华就牵头将这里改造成一个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

  杨光华到中关村买设备,组织施工,不到一周的时间,有电脑、有网络、有投影仪的多媒体文化活动中心亮相了。在这里,村民们看到了数字电影片源以外的更多精彩大片,唱响了东营村第一届村民卡拉OK大赛,举行了第一次使用PPT的东营村村民大会……

  “孩子爱琢磨,老想着法儿给咱农民普及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村民李守成说。

  村民们在种植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疑难,他们如果有了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杨光华,小杨再联系区农科委的专家,咨询相关的解决办法,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手把手地教给村民。“田间学校我也跟着学,专家走了,即使村民有问题,我也记得。”

  太阳火辣的夏天,或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只要村民有需要,杨光华都会骑着自行车第一时间出现在田间地头。经济专业出身的他,如今也是半个“乡土专家”了。

  如今,小杨届满了,要走了。只要碰上,村民就跑到他身边,要么塞筐杏儿,要么递篮菜,不要都不行。乡亲们啥也不说,但眼神里都是不舍。

  “我生在四川,在东营村,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杨光华动情地说,手里那张红指印的“请愿书”,就像一根纽带,一头连着他,一头连着村民,永远割不断。

  本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皮亚明 黄秋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