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浙江小伙移民厄瓜多尔作为跳板希望进入美大学

2011年09月04日 12:0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于新移民来说,“美国梦”似乎代表了移民的终极目标。但在美国移民政策收紧的时代,大洋彼岸是一个难以到达的终点。在这种情境下,“曲线移民”应时而生。

  今年只有18岁的池桥,3年前从浙江台州移民到了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市,并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甚至成了“支教”教师。为何移民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南美小国?原来,这个“小动作”背后蕴藏着更大的目标。

  一块跳板

  2008年,初中毕业的池桥,突然接到了爸爸的电话,让他移民到厄瓜多尔。

  池桥努力回忆当时自己的感受,觉得有点茫然。“爸爸在那边做百货生意有10年了,每年只回家1-2次,而且他很少和我提到厄瓜多尔,之前我连这个国家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到那边去生活?”

  当地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对于小池桥来说,也如同“外星文”一般。为何要移民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美国家?

  小池桥就这样跟着成为当地永久居民的爸爸,办理了“家属移民”手续,来到厄瓜多尔,住到了家族买的大房子里,过上了有佣人打理起居的生活。

  刚到厄瓜多尔,爸爸带着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户籍管理部门申领当地身份证。“有了身份证就相当于是当地人了,干什么都方便。”

  后来,池桥终于知道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以厄瓜多尔为跳板,“进军”美国。“他想让我在当地读美国高中,之后进入美国的大学留学。这比国内到美国留学更容易。”按爸爸的安排,池桥进入瓜亚基尔的美国高中。

  这所中学用英文授课,教学对象一大部分是中国、韩国、日本等外国移民,所以刚到厄瓜多尔的池桥不用担心语言。

  上学不久,池桥就发现了厄瓜多尔的学校和中国学校的不同。“这里主要培养动手能力,很依赖电脑,老师经常要求我们搜索信息,做板报,还要分小组搞活动,到讲台上来表演等。在国内读中学没有类似的经验。”

  客串“支教”老师

  对池桥来说,在厄瓜多尔的日子,不仅培养了独立精神和团队协作,还增添了不少社会责任感。

  一个显著例子就是,每周六上午8点到下午1点,高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给当地的贫民讲课,让更多的人接受基础教育。池桥从今年4月开始,就客串起了周末“支教”的老师。

  “这是当地政府提议的,每个中学都很积极地参与。目的是培养当地人互帮互助意识。”据池桥介绍,5个高中学生组成一队“教师组”,组里每个人负责教一个小时的课程。由于池桥的数学被公认优秀,他负责给贫民讲数学课。

  池桥说,贫民们求知欲很强,这让他很感动。这些贫民们住在乡下,交通不便,很早就要起床,之后大约要坐一个小时的巴士才能赶到学校来上课。

  池桥的班上有20多个学生,最大的一位是60多岁的老奶奶。“她每周都来。”

  他们的数学基础很差,池桥就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教他们。“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算。不过他们很刻苦,遇到不会的题,会直接说:请老师再讲一遍。”

  池桥笑着说,没想到自己这么小,在外国就做了老师。于是他也学着美国中学老师的样子,照猫画虎地将讲课的方式照搬到“贫民课堂”上来。

  “我在讲课时会照顾到所有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到黑板前答题,或者留分组作业给他们做,让他们一起来解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