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小悦悦事件引发热议 专家建议建纪念碑警醒国人

2011年10月21日 17:02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岁的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18名路人见死不救;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小悦悦于今天零时32分离世。人们震惊、愤怒、悲痛和失望,继而谴责、质问见死不救者。一波谴责浪潮过后,人们开始反思:换了自己是那18个人里的一个,会不会、敢不敢援手去救人?

  如何才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希望完善相关法律保障,重塑公民道德规范,让愿救人的敢去救,让想讹人的不能讹。

  引人瞩目的是,“小悦悦事件”再次触发“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入法”的热议。

  有人提出建纪念碑警醒国人

  “冷漠的佛山”“佛山的耻辱”……“小悦悦事件”后,佛山以及佛山人都备受指责,有舆论和网民更指佛山是“全国最冷血城市”。

  “佛山人没有这么差劲。”佛山市委副书记刘悦伦坦承,“小悦悦事件”的确给佛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抹了黑,但这是一个偶然事件,(18个路人)当然也反映出市民的素质问题和爱心的缺失,道德水平较低,但不能代表整个佛山人民的文明水平和思想境界。

  “这些言辞有些偏激。”在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红兵看来,“小悦悦事件”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个佛山,佛山的整体形象是积极向上的。佛山下一步将组织一些社会学家座谈,对此事件开展讨论和思考,看整个社会到底要弘扬什么?用怎样的方式来引导这个社会?

  小悦悦被碾压后,18个路人见死不救,已不能用冷漠来形容,可以说是冷血和人性的泯灭。有大学教授、社会学者共同提出,应在事发地修建“小悦悦事件”纪念碑,警醒国人,告诫子孙后代要“知耻而后勇”。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好人网创办者谈方说,修建“小悦悦事件”纪念碑,就是要呼唤每个人担当自己的责任,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对得起良心的事情。

  谴责见死不救倡导见义勇为

  靠责骂是骂不出道德的。一波又一波的情绪发泄后,人们认识到,以“小悦悦事件”为切入口,开展全民族大讨论、大反思,唤醒国人良知,重建公序良俗,才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近日来,有关大讨论陆续举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问题专家、教师、医生、社工和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导见义勇为、扶助弱小的风尚?如何唤起社会良知?如何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如何强化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如何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站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正面引导作用?广东省政法委牵头组织了以“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为题的大讨论。

  广东省社工委组织连续三天的大讨论,话题有点沉重。“小悦悦事件”折射出哪些深层次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怎么可以发生这种情感和人性本能被扭曲的事?人情如此冷漠症结在哪里?如何加强社会建设,让社会正气成为社会主导价值与力量?

  广东省政法委官方微博发出信息,“请停止冷漠,广东将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问计于民,您在这里的建议将可能成为广东政策法规!”据悉,这些征集的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将会成为广东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有部分网民认为,政法委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公众向善,而不是引导公众搞批判,但还是有不少热心网友纷纷附言,表达心声,提出建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