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46岁男子山路送邮26年:月薪2千送件从未出错(图)

2011年10月31日 07:39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6岁男子山路送邮26年:月薪2千送件从未出错(图)
    双塘涧接力点,刘福庆(左)完成16公里的邮路后,将余下邮件交给搭档杜正清(右),杜正清再将邮件送上灵山风景区。
    10月28日,刘福庆骑行在蜿蜒的山路上。从1985年起参加工作,他在清水邮政所至灵山风景区段送邮26年,完成邮件运送数十万件,无一差错。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刘福庆

  岗位:山区邮递员

  工作地点:门头沟区清水邮政所至灵山风景区

  【数说】

  今年46岁,1985年1月参加工作,在清水邮政所至灵山风景区段送邮26年,月薪2000元。所负责邮路长16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灵山海拔最高处为2203米。每日走完16公里邮路需3小时以上,因山路陡峭,坡度大,80%左右路段需推车步行完成。正常情况下所载邮件约30公斤,26年来,完成邮件运送数十万件,无一差错。

  山路蜿蜒盘旋,一侧是陡峭岩石,一侧是数米深沟。各式货车不断过往穿梭,在宁静的山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一辆运送沙石的大型货车驶过,露出刘福庆骑着自行车的瘦小身影。抬起左臂,他抹去脸上的灰土,载着30公斤邮包的自行车因单手骑行而摇摇晃晃,他赶忙双手紧握,稳住重心。这是北京海拔最高的一条邮路,由门头沟区清水邮政所至灵山风景区。沿途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一处投递点高度超过2000米。

  26年来,这条30多公里的邮路,一直由刘福庆、杜正清两名邮递员接力完成。因沿途全为上坡山路,近八成的路段必须推着自行车爬上去。

  “在山区当邮递员哪有不摔跤的”

  10月28日12时许,门头沟邮政局的邮车到达清水邮政所,搬下邮件,刘福庆立即开始报纸、信件的二次分拣。垒成小山的邮件很快被分发到各邮递员手中,核对无误。刘福庆将邮件平均装进自行车后座两侧的邮包,骑行上路。

  山里天凉得早,树叶大多已经枯黄脱落,刘福庆加穿了厚棉秋裤和毛衣,“冷风还是不断往衣服里面钻。”刘福庆说,这两天赶上大风天气,经常要顶着风往山上骑,“风吹得眼睛睁不开,只能把头埋在车扶手上方,慢慢蹬车。”

  狭窄的山路没有自行车道,连汽车错车时都稍显困难。刘福庆只得把车骑在路的最外侧,有时离路边的深沟不足半米。不断有货车鸣着大喇叭,从他身边呼啸而过。“没什么害怕的,习惯就好了。”刘福庆笑着说,“我打小就骑自行车在山里跑,当了26年山区邮递员,家人现在也不担心安全问题了。”

  并非没出过意外。2007年时,一辆小汽车为了躲避大货车,将刘福庆的搭档杜正清撞到了山沟里,“满头鲜血,休养了3个月后又重新回到了岗位。”因为下坡时刹车失灵,刘福庆也摔到过沟里,“怎么捏闸都刹不住车,车速越来越快。”刘福庆回想说,“当时就怕把自行车摔到沟里,快到沟边时,硬是从车上跳了下来,车倒在了地上,我抱着头一直滚到沟里,幸好没受什么伤。”刘福庆依然笑着说,“在山区当邮递员哪有不摔跤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