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浙江龙泉“最美夫妻”裸捐 近百名寒门学子圆梦

2011年11月17日 1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龙泉11月17日电 题:浙江龙泉“最美夫妻”裸捐 近百名寒门学子圆梦

  记者 赵晔娇

  在浙江省龙泉市,有一对八旬老夫妻陈志升、叶季廉,他们生活清苦,却用省下的每一分钱,发放了105笔助学金,圆了97位贫寒学子的求学梦,总额达到124200元。这一段助学路,两位老人默默走了11年。

  这是一对“裸捐”的夫妻,当20万的助学基金被骗走,他们咬咬牙卖掉房子。最艰难的时候,两位老人的存折里只剩下600元钱,生活难以为继。

  然而,比这一份大爱更让人动容的是他们的谦卑之心,这对老夫妻自觉“能拿出的钱太少,实在不好意思让人知道”。因为这一段凡人善举,这对老夫妻被当地人誉为“最美夫妻”。

  小儿子生前最大的心愿 老父母义无反顾来继承

  陈志升是一位解放军退伍战士,打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战役。退伍后,带着X光机支援龙泉山区。1956年,和护士叶季廉结为夫妻,育有三子。

  两夫妻助学的故事要从小儿子孙丕恒说起。

  当年,孙丕恒有个高中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但他家中根本凑不足去北京的路费、学费。同学的父亲因为愧疚而自缢身亡,那位同学也没能继续读书,而是在农村种田养家。

  “这件事对我小儿子的触动很大。他参加工作后,一直想着要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他从丽水师专毕业后,到龙泉教委工作,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学生。”叶季廉说,她的嫂子叶吟新是美国华侨,听说孙丕恒在资助贫困学生,很受感动,寄来1万美金作为资助。

  叶季廉拿出了孙丕恒生前的一本自制的笔记本,上面清楚地写着一些困难学生的姓名、学校、家庭地址以及学习和生活情况。这都是孙丕恒下乡工作时挨家挨户了解来的,像这样的笔记本,还有好几本,都由他的妻子保存着。“在教委工作时,他和邮电工委一起结对帮助了14名贫困学生,不少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复旦。看到这些孩子有出息,小儿子比谁都高兴。”

  不幸的是, 2000年9月,和癌症斗争十年的孙丕恒离开了人世,两位老人说,小儿子有一句话让他们终生难忘,“我不能追求生命的数量,只能追求生命的质量。”

  两位老人决定将小儿子的善举坚持下去。2001年10月30日,以小儿子命名的孙丕恒助学基金成立。基金组成是那1万元美金、生病期间的慰问金与抚恤金,总共是12万元。

  为了郑重起见,叶季廉还拟定了助学基金的申请标准,标准很简单:“家境贫寒、成绩优异”。

  2001年秋季,龙泉一中的高一的学生张慧、刘慧月等13名学生,从两位老人手上领到了300元的助学基金。

  随后4年,每人每年300元的助学金都会在秋季入学时及时发放,84位贫困的孩子在冲向高等学府的过程中,有了一份保障。

  助学金发放多次陷入困境 老人家卖房生活太拮据

  “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可以让助学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陈志升、叶季廉这么认为,从2005年开始,他们决定资助大学生。

  从此,每年高考结束之后,两位老人便到龙泉市关工委和团市委,查看求助的贫困学生资料。从中挑选出两—三名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贫困学子结对,给予他们每人4000元的资助。

  从300元到4000元的跨度,让经济并不宽裕的两位老人觉得很是吃力。

  到2007年,原本12万元的基金只剩下6万元。两位老人感到重重危机:还能支撑多久?

  “靠吃银行利息,钱远远不够。我们两人一商量,咬咬牙卖掉了60平方米的老房子,筹到14万,加上剩下的助学基金6万共20万,投资给一家房地产公司,这家公司给我们的利息比银行高,那勉强就能凑上每人4000元的助学金了。”陈志升说得很坦诚。

  谁知,这家房地产公司在2008年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这20万元彻底打了水漂。面临突如其来的沉痛打击,陈志升几度生命垂危,入院治疗数月。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的心还是凉凉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身边的亲戚好友的质疑声更重了:图个什么!

  “这可是儿子的心愿啊。我经历过抗日战争,明白没有知识无法在社会上生存。远在美国的嫂嫂也一直鼓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做下去呢。”两位老人决心将资助进行到底。

  于是,从2008年开始,两位老人靠退休工资省出钱,继续助学之路。“我每个月退休工资不到3千元,老伴每个月不到2千元。”陈志升说。

  可是,2008年,两位老人资助的学生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名。3年来,老人硬是从工资挤出了3.6万元助学金。2010年是小儿子孙丕恒的十周年祭日,他们咬咬牙资助了四名大学生。

  这一条助学路走的很艰辛,并不高的退休工资令两位老人的生活很拮据,最艰难的一次是,两人工资存折上剩余的钱加起来还不到600元。

  病痛还在缠绕着两位老人家。 为了资助大学生,叶季廉错过了治病的最好时机。

  走进两人的住所,进口处便是一个大的氧气瓶。陈志升指着桌子上摆放的大大小小的药瓶说:“每天这样那样的药吃得不少。”他曾经因脑溢血中风偏瘫6年,而叶季廉的腰里至今还嵌着两块钢板和六颗螺丝钉,走路时佝偻着腰,左手需不时地撑在腰背上。

  “2008年、2009年,刚好是我们两人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有椎体滑脱、椎管夹窄的老毛病,去医院复查说是需要7-8万元的手术费,加上住宿得要10万元。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今年经济稍微宽裕点,上海的医生却说,已经错过治疗的最好时机了。”尽管饱受病痛折磨,叶季廉依旧乐观,并且坚持助学的路一定要走下去。

  寒门学子知恩图报 亲切地喊“爷爷奶奶”

  不知不觉,两位老人的助学之路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在2001年到2004年连续4年资助的84位高中生,都已长大成人;从2005年起开始资助的大学生有的还在深造,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陈志升和叶季廉仍完好地保存着当年10多张发放仪式时的合影,还能准确地说出当时的时间和地点。到每年放榜时,叶季廉还会到榜单前,在本子上一一记下他们的高考成绩。

  “每年假期,孩子们都回来看我们。”提起这,老人开怀大笑。

  两位老人有一名叫郑小燕的“孙女”,总是亲切地叫着“爷爷奶奶”。

  5年前,郑小燕考上温州大学,她的姐姐当时也在温州读大学,务农的父母无力同时供姐妹读书。是陈志升和叶季廉夫妇给予她资助。在大学期间,郑小燕通过了英语八级的考试。

  “他们不但给予我经济上的资助,更有精神上的鼓励。他们鼓励我考研究生,并表示愿意继续资助我。可我想自己赚钱考研,把资助机会让给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人。”郑小燕在龙泉一个镇里教小学。英语过8级却教小学,一开始,她总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是爷爷奶奶一次次鼓励我要扎扎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

  两位老人还珍藏了一封来信。那也是他们资助的“孙女”写来的。

  “我的家在农村,父母就靠种木耳维持收入。每年我和妹妹的生活费、学杂费都是家里最大的支出。去年夏天,我考上大学,是你们雪中送炭。现在,除了学习,我还担任学生会学习部干部,参与勤工俭学。大二开学,我又收到了你们的资助。”在信中,浙江师范大学的陈静写道:“你们是我一生无法忘记的亲人。”

  不过,最令两位老人欣慰的是,懂事的陈静说,将来要以他们为榜样。

  两位老人奉献着全部的爱心,也得到了无数的爱与尊敬。当他们的事迹被当地媒体传播开后,感动、致敬、祝福……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共同举动。

  网友饶伟贞评论说:“很少转播但这个必须转播;很想言表但这个无以言表。我们可能没有这样的行动,但我们不能不为这样的行动而感动!”网友清峰雾澜评论说:“我敬畏这样的心怀,内心无比崇敬!希望的是社会将这类人保护起来,保护仅剩的圣土!”更多的网友则纷纷表示“伟大不是伟人的专利,身边许许多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伟大’二字。二老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唯祝他们健康、长寿、快乐。”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也作出重要批示:“这既是凡人义举,又是一位参加解放战争的老同志精神境界的生动写照。”

  不过,在社会各界的赞扬敬佩声中,两位老人依旧有着沉重的心事,他们最放心不下的是,在他们百年之后,没有了助学基金本金,这条助学之路还能走多久。(完)

分享按钮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